今天是中秋佳节,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多所高校采访发现,很多高校食堂今年继续面向学生推出自制月饼,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校徽月饼”的创意。(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月饼是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与其相关的话题也是年年不断。前不久“双日期月饼”闹得沸沸扬扬,现如今高校推出的“校徽月饼”也变身“网红”,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顾名思义,校徽月饼就是印有高校徽章的特制月饼。2011年北大校徽首次出现在月饼上,就曾引发不小的舆论浪潮。那时,北大宣传部称“此举为校友表达对母校的感情,并无不可”。反对的声音则认为“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吃校徽显得欠庄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校徽月饼可以说是创意,也可以说是另类的畸形产物。
初现校徽月饼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然沿袭至今,每年中秋佳节依旧走红,只能说是尚有“市场需求”。今年中秋前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纷纷推出“校徽月饼”,在月饼的口味上更是下足功夫,开发出系列的“怪味月饼”“养生月饼”,有网友调侃,“我大中国的榨菜月饼和香菜月饼呢?”这些售价由几元到十多元人民币不等的月饼,不止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家长也趋之若鹜。
绝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是,免费向学生发放一些月饼,其余则以十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食堂已制作约50000块月饼,一天平均卖出4000块月饼,且各种口味都能当日售罄。“校徽月饼”已然成为高校中秋活动的主角。
校徽月饼问世之初,就有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提出,校徽印在月饼上,可以加强学校认同感,做礼品无可厚非,但不宜商业化对外销售。如今有没有悄然走上商业化道路,事实可以说明一切。天津大学推出的“校徽月饼”,短短十天销量已达7万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自制的“经贸饼”供不应求,120元每盒的礼品盒装,许多师生一买就是好几盒,高校后勤更是日夜赶工大批量地生产。
客观地说,印上校徽的月饼,平添几分校园文化,增加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听上去颇有几分道理。毕竟,异地求学的学子,不能返家与亲人团聚,手捧校徽月饼姑且可以弥补情感上的空缺。然而,从实践上看,不少高校食堂在月饼上费尽了心思,玩足了“花样”,更像是假借中秋文化搭台,高唱商业经济的大戏。
月饼只是庆祝中秋的一个重要载体,有些高校过分注重“外在创新”,反倒失了校徽月饼的内在本意。香菇火腿、榴莲、咖啡、黑椒牛肉、苔条等“奇葩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无限度地挑战着食客的味觉。打着文化底牌,批量产销的实际所为,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校徽月饼走向“商业化”的疑虑?高校相较于社会,还是个相对特殊的地方。不妨简单点,庆祝中秋的方式简单点。过分的经济行为,可不适合在教育环境里生根发芽。
文/磊磊
来源:红网
作者:磊磊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