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我大一,军训刚三天,参加了5个社团,经历了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的面试,至今腿部发抖。
我大一,最终只面试成功了一个社团联合会,部长告诉我:“要有礼貌,不能随便请假,要记住,你是学生干部了,可以加学分的”。
我大一,部长告诉我:“收到短信要回复收到,聚餐要参加,不参加怎么跟人家交流”。
我大一,交了50块的份子钱。在男生们的推杯换盏后毅然退了该部门。
现在的大学,层级观念在这个“小社会”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否产出人才,能产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衡量一个大学,一个社会教育兴衰的标准之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现今的大学,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抱不了佛脚就要找老师划重点,再不行就直接作弊。无奈最后挂了科也只是自嘲“没有挂过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现今的大学,奖学金、学分是第一,目的性功利性太强。
是什么让这个地方变得平庸低俗?主要还是虚名之风盛行,功利之风占主流。人人都在快节奏追名逐利,环境如此,如何能有沉潜之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了诱惑?
今年我大四,我的传播学老师曾跟我形容过她的大学生活:在楼梯口看过一整夜的书,是最爱的张爱玲。喝醉时,众人一起背了《将进酒》。听完以后甚是向往。
改变大环境太难,关键还是要保持真我。从我做起,不喊部长,你是我的学长学姐;不去聚餐,来一场没有学分的支教。我们是刚刚经历过一场高考独木桥的精英,在经历下一场就业的独木桥之前,请在这四年中不忘初心,笃学、重行,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文/钮凌云(蚌埠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钮凌云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