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选“校花”活动是浅薄无知的表现

来源:红网 作者:童泽霞 编辑:田德政 2016-10-21 00:02:1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当下,“校花”已经成为一些高校与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清华大学校花奶茶妹妹,奥运新科冠军马龙的女友夏露曾是河海大学校花,还有近期上了BBC新闻的西北大学校花马蓉……媒体甚至爆料出西北大学马蓉的一些学习情况,为人处世品格,报道她是否配得上校花这个词。各种关于“校花”的新闻,充斥于网络页面和手机客户端里。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顾明远曾说过“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求真就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育人就是培养真才实学的人才。”而媒体却把聚光灯聚集在“清纯,胸大,腿长”等外貌特征,而不提倡一种努力向上,积极奋斗的精神,这是严重与大学教育脱节的。

  为何一些网络媒体总是聚焦在所谓的“校花评选”上呢?一是利益驱动,一些媒体报道校花,既可以吸引阅读量,也可以得到校花选举过程中的丰厚利润。二是某些高校的学生本身就想凭借媒体出名,晋级娱乐圈。选出的女生从此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极大满足了她们的虚荣心。收到许许多多的求爱信息,在学校风风光光,稍微有些事情就会被媒体拿来炒作,比如某大学校花与某明星举止亲热,有的出名了甚至嫁给了富商。

  那么,在万众瞩目的校花评选后,对于社会风气和学校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新加坡,国民并不关注什么明星校花,而是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科学家,教师。在中国,校花文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评选了校花,媒体就会将报道重点放在这些貌美如花的女子身上,有什么新闻就将学校和校花联系在一起,夺得观众注意力。而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读书宁静的风气慢慢成为了谈论“某某校花和哪个男生走得近,最近又与哪个女闺蜜一起逛街,买的包包是什么牌子”。

  媒体在消费了注意力的同时,宣传了一种“学习怎么样无关系,长得漂亮就好”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使得大多数女生为追求外表的漂亮而忽视了内在人格、能力的培养,并且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已经过时。长此以往,忽略了大学真正育人的本质。其次,“校花=金钱”的程式化思想会愈来愈助长社会、学校浮躁的学习风气。当一所作为培育人格,塑造人格的大学成为助长选拔外貌美丽的女生的场所时,也失去了教育的纯真本质。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唯有培养真正有内涵,有能力,有学识的学子,国家才有希望。将目标投向外貌的大学女生,实在是浅薄无知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大学生们的成长,也会影响到莘莘学子对于梦想,对于人生的选择。

  文/童泽霞(西安工业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童泽霞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21/41131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