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24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个人最高荣誉“竢实扬华奖章”公布。随后,获奖者之一李某遭班上同学联名举报,称其利用制度漏洞,借网络便利发表论文、获取专利,涉嫌论文抄袭。11月27日下午,西南交大学生处官网发布通报,取消李某评选资格。(11月30日《新京报》)
李某的入选暴露出学校评奖机制的漏洞和对论文审查的疏忽,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不是班级同学的告发,他也许会顺利的通过公示期,拿到荣誉,至于那篇与原作相似度高达92%的论文也会被历史尘封。
借此事件,论文造假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论文抄袭、论文代写,早已成为我们见怪不怪的学术问题。2015年1月,北大博士于艳茹因论文抄袭被撤销学位;2016年,吉林大学“最牛抄袭文”,两篇论文“致谢”同一老师……在论文发表越来越成为各行业和领域评价体系中重要一环的今天,论文造假的丑闻屡禁不止。论文造假于造假者而言,就像是一场豪赌,输了的代价也许是身败名裂,但赢了便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相应的利益。每一个造假者都像是一个狂热的赌徒,他们不择手段地进行利益争夺,有的粉身碎骨,而那些漏网之鱼在看似“幸运”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人生里安上了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
论文,应该是一个人学术见解的清晰表达和详细记录,凝结着作者在某一领域艰难的探索和美好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学术成就的最好展现。而在论文造假者手中,论文只是披上了一层学术的外衣,外衣之下,是他们企图不劳而获的贪欲和野心,是他们心怀鬼胎的利益索取。美丽纯洁的学术外衣下,分明是利益之流的流动,令人叹息。
其实,除了论文抄袭、论文代写,论文代发是常常被忽略的学术界畸形问题。在论文发表数量和发表刊物等级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科研能力和优秀程度的标准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金钱铺就论文发表的捷径。论文发表刊物级别不同,版面要求不同,对应的价位也不尽相同。与论文抄袭、论文代写相比,代发论文可以保证文章的原创性,但它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论文发表数量和刊物级别已经不能反映论文质量。代发论文于作者而言,是投资;于代发方而言,是收益。遗憾的是,我们的评奖机制还未针对此种情况进行某种明显的改变。
德智体美劳往往是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就像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励条例》中规定的那样,一个优秀学生须得具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等方面优异的表现。但细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看似多元的评价标准中,真正能量化的标准并不多。我们不可否认,以论文发表这一能够量化的标准作为评奖的重要准则,从表面上保证了奖项的公正与公平,但忽视论文质量和放松对论文原创的把控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留下了机会。
其实,将论文质量与发表期刊级别等同而论的习惯,暴露出我们在评奖过程中的惰性。在不少学术期刊已完全纯粹的今天,我们当然也不能再把评定论文质量的大权交给期刊。
也许在原有的评选机制之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利益与资本之外的论文质量评定机构,用严格的审查和权威的审定堵住那些与学术无关的暗流之口,还奖项和荣誉于公正,还学术一片纯洁的天地。
文/宋晓娜(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宋晓娜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