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种田课”的价值远高于学分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夏熊飞 2016-12-16 00:02:05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3日,随着课间铃声一向,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学生们便来到了学校农场边,这次他们的课程不是测量而是种田。在农场的学生们排队领取农具,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性,该校将农场搬到了校园里,将“种田”设置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亲自下田种地挣学分。(12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而种田是以务农为生的耕种田地。学分和种田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有一种叫“种田课”的必修课却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下,“种田”成了农民的代名词,让一群天之骄子去“种田”,这怎么看怎么滑稽,说得更严重点就是有作秀的嫌疑。但是,笔者认为“种田课”挣学分即便是作秀也是好的,因为“种田课”的价值远高于学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年轻一代的孩子很多从出生就生活在城市,根本不知道“种田”是怎么回事,即便知道也是从书本上得来,从父辈的口中得来,但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事实也折射出了他们对于“种田”的知识只停留在了纸上,而少了实践。

  想必学校把“种田课”设置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也是用心良苦,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种田是一种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让书本上、口头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同时,城市中生活的孩子多少有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病”“王子病”,让他们走进“种田课”也是一种历练。

  《荀子·儒效》中有:“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种田课”的意义并不是种田挣学分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校园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懂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升华知识、锤炼心灵是很有必要的。

  文/婧蓝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2/16/41649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