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变死亡观,让缓和医疗不再举步维艰

来源:红网 作者:蒋梦雨 编辑:夏熊飞 2016-12-16 00:03:0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在中国,每年有270万癌症患者死亡,他们花掉了毕生70%以上的积蓄,占去了国家20%的卫生总费用。如果提供缓和医疗服务,他们家庭的负担会大大减少,能节省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并能实现少痛、体面而有质量的“尊严死”。(12月15日 澎湃新闻网)

  晚期癌症、老年痴呆、高龄衰弱等慢病已成为我国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人们对缓和医疗仍非常陌生。所谓缓和医疗,就是遵从病人意愿,不采用令人痛苦的有创救治方法,如心肺复苏、电击、化疗等,而是用吗啡、心理疏导和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病人的痛苦。

  长期以来,身患绝症的老年人要么选择承担巨额的ICU费用,依靠呼吸机、导管等设备“活着”,要么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而在挣扎中放弃治疗,可缓和医疗为病人提供了第三个选择,相比重症监护室一天1.5万元的费用,缓和医疗服务一天只需要1500元,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绝症患者在无创治疗中可以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得以安详、从容地离开人世。

  虽然在欧洲甚至亚洲的日本,缓和医疗服务已被广泛认可,可国内这样的观念并没有被普及,我想原因除了“它与死亡率、病床周转率、科室盈亏率等考核指标密切相关,让医院不敢轻易尝试”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死亡的天生排斥,让缓和医疗服务的推进举步维艰。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我们仍朗朗上口,从小的教育教会我们勇敢,教会我们热爱和珍惜生命,却唯独落下一堂关于“死亡”的课程。死亡的沉重感让我们往往谈之色变,可是中国的老年化进程让我们不能逃避老年人的离世问题,是时候踏入“死亡”这个往日的“谈论禁区”了。

  面对绝症患者,我们更避讳谈论死亡,我们用挽留来表达爱,用不惜一切的救治来延长他们的生命,这仿佛是我们对抗“死神”的本能,可是我们却忘了,重视生命也要承认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当明白了生的意义,我们也不能拒绝死的规律。

  巴金先生最后的六年时光都在医院度过,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帕金森症,后来只能够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于是巴金先生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疗。但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是为你们而活。”这个真实的例子,正说明了我们对顺应自然的死亡是多么陌生乃至排斥,我们总希望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就算是插满仪器那样“人工地活着”也好。

  也许这时候,我们不应该用爱“绑架”这位饱经折磨的病人,不该用爱戴剥夺他死亡的权力,而是尊重每一个生命自主的选择。只有我们改变了自己惧怕死亡的观念,接受死亡是自然的过程,做到既不放弃治疗加速死亡,也不苦苦挣扎延长死亡,那么缓和治疗才有可能被认可,由此从国际走向中国。被就像柴静专访罗点点时所提到的:只有我们和病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变了,这样的缓和治疗才有机会被普遍接受,它可以带来的减少经济负担、让病人尊严死、节约医疗资源等一系列好处才有实现的可能。

   文/蒋梦雨(湖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蒋梦雨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2/16/41650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