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因性施教”需谨慎而行

来源:红网 作者:王建 编辑:夏熊飞 2016-12-16 00:03:0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推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男孩危机”也由此再成热门话题。对此,当地教育部门表示支持探索。(12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男生危机”是什么情况?据专家分析,如今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都逊于女生。以成绩为例,此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

  事实上,一方面,由于当前女生的愈加强势,尤其在性格表现上,让一些男生越显腼腆;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父亲的缺位使得男孩所受挫折教育不足,尤其在80后、90后群体的家庭教育中,妈妈扮演着主要的教育角色,这让许多男孩更多地受到了女性化的影响。此外,“日系”“韩流”文化的大行其道,使它们文学、娱乐作品中,塑造的凶悍女性、花样美男等形象也影响了不少男生。种种缘由,致使“男孩危机”,“娘娘腔”、着装女性化、外表柔美……人们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忧虑情绪在民众身上蔓延,但“男孩危机”的提法却一直是争议重重。口水喧闹,各种考量齐飞,所幸它揭露的现象并未淹没在唾沫横飞中:“因性施教”应时应运而生,不久前兴起的“男孩班”,如今的男生教材,都是印证。

  靠一本书、一个班就改变一种现象自然异想天开,可倘若藉此方式,能给男孩们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能帮助他们于成长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做一名负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那么此举恐怕也少有人会持异议。

  不过,男女平等已是社会共识,由于性别差异,性知识进行差别教育无可厚非。但毕竟性别不决定性格,没有哪个性别天生就“应该”怎样。“因性施教”也要谨慎而为,防止在教育中贴上“性别标签”,造成部分孩子的刻板印象,只会照搬“书上说……”。

  其实,归根结底,男性的良好品质,女性的良好品质,都属全人类共有,不应该附庸于某个性别。“阳刚之气”的教育内容是好,拥有无可辩驳的优点,它包含一个人对痛苦的忍耐力、正义感、怜悯、坚强等等一切。但它不应只针对男生,而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这也是积极的男女平等所要求。真正的教育,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广种桃李。

  罗素有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孩子的性格,做不到千人一面,也不必千人一面。男孩可以敏感,女孩可以勇敢,因人而异。根据个性来发展他们的优良特质才更是教育应有之义,而单纯根据性别判断教育方向,不仅具有一定风险,易引发新的教育问题,也可能扼杀某些孩子的天赋,譬如芭蕾舞。倘若许多天赋在“因性施教”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被男孩“偏见”所压制,那就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文/王建(湖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建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2/16/41650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