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众对雾霾有点“哗众取宠”未尝不可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夏熊飞 2017-01-07 00:03:44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多地雾霾严重,关于雾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时间有各种声音流传。这两天,一篇文章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内容大致是讲,我国每年进口1000多万吨石油焦,而这是雾霾或空气污染的源头。这是继上次大范围空气污染中的硫酸铵走红后,又一个在重污染天气里引起人们注意的新名词。石油焦究竟是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么说,有点“哗众取宠”。(1月6日 中国广播网)

  新年伊始,雾霾就先来了一个“下马威”:全国多地再次遭重雾霾袭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共有72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预警,其中32个城市维持或发布红色预警,27个城市维持或发布橙色预警,13个城市维持或发布黄色预警。5日,北京早高峰公共交通受到严重影响,31条公交甩站绕行,地铁地面线因雾大采取降速运营的措施,大量乘客在地铁站滞留。

  雾霾天气横行,全国多地再遭重袭,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生产带来的危害日益凸显,由此,雾霾天气也愈加引人高度关注。近日,就有网友晒出多张高铁在穿越雾霾后的图片,调侃说,当和谐号遇上雾霾天,变成了一颗高速奔跑的茶叶蛋,并引发网上热议,一方面,反映了网友们对良好天气的渴望之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们对监管工作不力的愤懑之情,这种监督是清醒剂也是强心针,很有必要。

  面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客观上也确实需要公众不停地发出“还我蓝天白云”的急切呐喊声,以敦促治理工作提速加力。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有些人对雾霾的认识还是粗浅的、表面的,或者只是因为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打乱了其正常生活状态,才使其觉得“雾霾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至今仍有人误认雾霾是“天灾”,而不是人祸,因而采取忍耐的态度。要让公众正确认识雾霾,确实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而引导公众关注雾霾,则是重要的前提。治理雾霾天气,重视营造一个广大群众关注雾霾天气的“场”,应当成治理雾霾的重要环节。

  公众多点关注雾霾的声音,有利于加强科普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监督环境。比如,针对公众对石油焦究竟是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的疑惑,通过业内人士的讲解,就使人们知道了石油焦的硫含量虽然远远高于煤炭(有些石油焦的硫含量可能高达7%,而煤炭的平均硫含量为1%),但是我国石油焦产量很低,2015年进口量仅为584万吨,其消费总量和煤炭没法比。2015年,中国煤炭的消费量接近40亿吨。通过数字对比,对何为罪魁祸首,大家心里自然就有了底数,从而不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公众多点关注雾霾的声音,有利于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我们并不否认雾霾天气一种“增长病”,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但是治理雾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雾霾当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了重现蓝天白云做点什么。监测数据表明,汽车尾气是城市有毒颗粒物第一来源。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如果市民外出时,尽可能地采取乘坐公交、开节能环保车、拼车、骑自行车乃至步行等耗能低、排碳少的出行方式,减排的压力就会减小。

  公众多点关注雾霾的声音,有利于强化监管责任,保持打击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应当看到,随着公众关注度的增强,已经让相关部门监管部工作的责任心和危机感日益加大,不敢懈怠责任,在各地去落后产能的力度中可见一斑。事实上,尽管我国目前石油焦较低,尚不能够成硫排放的元凶,但可以预见由于此次广大公众对石油焦的关注,必将会使监管部门引起警觉,在政策层面上对其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态度,尤其是遏制石油焦进入发电行业,以防加剧污染。是此,谁能不说网友们又立了一大功呢?

  都说治雾霾靠风,而当下更需要多吹舆论的“风”,甚至允许公众对雾霾有点小惊大怪、“哗众取宠”也未尝不可,这样有利于真正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醒和行动上的自觉,或许能够让蓝天白云回归得会更早一些。

  文/徐云鹏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07/41838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