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铁岭市民王女士(化姓)在孩子班级家长微信群内,看到了班主任发送的一条信息,要求所有的科目都以及格为标准,凡是不及格的学生,其家长必须差一分发一元红包。王女士按照老师的要求算完之后,发现自己要发的钱太多了。(1月15日 央广网)
从新闻看,该班成绩不理想,班主任有点着急上火,想通过督促家长方式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提高成绩。提升成绩的想法没有错,但是罚家长在群里发红包的做法却违背了教育真谛。
提高教学成绩应该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家长头上,老师的活儿不能让家长来干。学生成绩不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忽视这些原因,只是一味惩罚家长,讲不通。
这些年,素质教育喊得山响,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三令五申,严禁给学生排名次,严禁以成绩论英雄,但是从惩罚成绩差的家长来看,这种三令五申已经完全失去效用。
惩罚家长在群里发红包,对于低分学生及其家长而言,简直是“游街示众”,不仅侵害了学生隐私权,也侵犯了家长的尊严。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与老师不能仅仅盯住学生成绩不放。倘若成绩差就该让家长发红包,那么请问,思想品质不好、身体不好、不热爱劳动的学生家长是否也要发红包?仅仅让成绩不好的家长发红包,这难道不是只追求“智育”而罔顾其他的做法吗?这显然违反了现行教育方针。
还有,家长们在群里发红包,班主任是不是也参与了抢红包?如果班主任抢了红包,那么这种经济来源是否来路不明?是否涉嫌利用权力与职务之便,获取灰色收入?班级里不及格的人肯定不少,那么被罚发红包的也肯定很多,如果每个红包班主任都抢,获利肯定不少,这就涉及了利用权力获取不义之财的师德问题。
近几年,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但是许多老师已经将其当做向家长发号施令并动辄训斥家长的一个渠道,而现在居然又成为老师敛财的一个隐秘手段,不得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文/曲征
来源:红网
作者:曲征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