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私家车不得入校”能阻止孩子攀比?

来源:红网 作者:舒悦 编辑:王俞 2017-05-17 00:02:44
时刻新闻
—分享—

  “参加这次家长会的是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家长。平时,我们发现一些家长有的开卡车,有的开保时捷,但绝大多数是骑电瓶车。为了避免攀比,学校规定开家长会时只允许电瓶车进入校园。”5月11日,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校长洪建斌说,9日晚,2000多位家长到校参加家长会,约1800辆电瓶车整齐地停满两个操场塑胶跑道以外的区域,场面震撼。明珠实验学校是杭州市下城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5月12日澎湃新闻网)

  不得不承认,在这则画面感极强的新闻背后,学校的出发点可谓用心良苦,人们也感叹家长们的配合度如此之高。

  不过,笔者仍旧深切地感受到,这位校长的做法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家长们这次只骑电动车,以后每次接孩子都不开车了?而在学校里,孩子们就算不比车子,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等,恐怕仍然会成为校园攀比的对象。终究来说,谁家有钱,谁家没钱,孩子的心里其实清楚得很。为了粉饰“平等”而“作秀”一回,意义不大。校内校外,各种对比依然存在。

  避免校园攀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关键所在。那些认为“开豪车倍有面子,开电瓶车就低人一等”的看法,本身就是自卑的表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论贫穷,还是富裕,承认差异,正视差距,或许,才是心理强大的表现。

  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其实,在痛心孩子们深陷攀比之风的同时,不妨反观大人们的表现。谁家买了大房子,谁又买了几万块的包包,谁又换了辆豪车……大人处处攀比,孩子成长在如此环境下,又怎么会不受影响?

  当然,最可怕的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比孩子。谁的考试为啥总是前三,谁的钢琴又过了十级,谁又上了门新的辅导班……前一阵,一位9岁男孩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刷爆网络——“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歌词句句戳心,引发强烈共鸣。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物质富足,他们又是可怜的,因为压力太大。孩子慢慢变得不像孩子,快乐的童年也似乎渐行渐远。此时,一个能让孩子慢慢来,并能坦然、从容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才是最宝贵和幸福的吧!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因为工业品没有生命,而农作物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有着自身成长的规律和节奏,唯有予以尊重,生命才能健康、阳光、向上地成长,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教育,是一件要“走心”的事儿。

  文/舒悦

来源:红网

作者:舒悦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17/42952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