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喂棕熊手指被咬掉,动物园表示很无辜。近日,一名男子在动物园喂棕熊时手指被咬断。他向动物园讨说法,工作人员说“外面有围栏,上面有警示牌,饲养人员也劝阻了,园方管理没问题,这是他的个人行为”。该男子也承认确有警示牌,但自己没看到,园方对此表示很无奈。(5月17日《都市快报》)
已经说不清这是第几起动物园发生的“血案”了。这两年,动物园真没少出事儿,有人受伤,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之前,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和宁波动物园“肇事”的都是大老虎,这回张嘴咬人的则是“熊孩子”。不过,虽然惹事儿的动物不同,事件的当事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违反了安全规定,不守规矩、不讲规则——有的,是中途擅自下车;有的,是为了省个买票钱翻墙而入;手指被棕熊咬掉的男子,则是违规喂食。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便认为上述当事人受到伤害纯属活该,否则未免过于冷酷,缺乏最基本的温情和人性化。但还是不得不说,他们有错在先,是导致自己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动物园有警示牌,他偏说没看到。可饲养人员的提示,为何也当耳旁风呢?不是心存侥幸,就是故意逾越规则。别说动物园对此很无奈,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觉得很无奈。后果很严重、教训很惨痛,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动物园里的悲剧”,不知能否让所有的人都能警醒,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现象?可能会少很多,可完全杜绝,恐怕不容易。
老虎、棕熊,都是惹不起的主儿,它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动物园里猛兽多,千万别拿动物当病猫”这一常识。可是,相对于猛兽,动物园里也有不少弱小者,它们也常常成为被游客骚扰和欺负的对象。有人狂追孔雀,为的就是拔几根孔雀翎,孔雀除了拼命逃跑,还能有啥招儿?有人拿激光器照射猴子的眼睛,猴子又跳不出猴山,恐怕只能忍气吞声。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被动物给“反击”了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可以让他们还有更多的人都来反省自身,都来增强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毋庸讳言的是,现如今不少国人都缺乏足够的规则意识,不仅表现在动物园里,还表现在生活的其他很多方面;不仅在国内习以为常,甚至还有“丢人丢到国外”现象。记得2015年“十一”前夕,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特意呼吁民众要文明旅游,不要带着“有钱就是大爷”的心态出国。这又是一种多大的无奈?其实,对类似的问题,单靠提醒远远不够,还要有一定的惩处制约机制。比如此前推出的“旅游不文明记录”,对某些害群之马,就应该将他们列入“旅游黑榜”,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约束。我们都知道有个“热炉法则”——规则就应该像烧热的炉子,谁碰烫谁。那么,发生了那么多动物园伤人事故之后,是不是也要总结出“老虎法则”“棕熊法则”出来,也就是规则就像猛兽,谁碰咬谁呢?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