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手机屏幕内外,一头是极度夸张的演绎,以及渴望成名的企盼;一头是收获名利的传说,却在风头过后遇冷。这是郑州“尬舞者”的现实写照。尬舞者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之下,围观者渐少,收入锐减,让不少尬舞者选择离开。这个由关注衍生出的群体,目前正在逐步缩减。(10月22日 《北京青年报》)
郑州“尬舞者”最初的目的都是比较纯粹的,就是为了兴趣或者锻炼身体,在公园里跳跳舞,也比较随性。可随着围观者的逐渐增多,相关视频在网络的火爆以及网络直播的介入,对于这些“尬舞者”来说,名利成了送上门的东西,可这也异化了他们原本平静而纯粹的内心,这样的内心异化,也为之后尬舞在尴尬中“退潮”的必然命运,埋下了种子。
如果想配得上这些名利,甚至撷取更多的名利,必须有相称的底气和实力。但那所谓的尬舞,虽也被不少粉丝追捧,其自身也在被追捧中“自成体系”,但作用也只是博眼球,并改变不了尬舞本身内容空洞,缺乏生命力的实质。如此,在名利的过分驱使下,底气和实力没有提升的空间,那他们就只能在“博眼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走偏便是尬舞必然“退潮”的前奏。
于是,抽筋舞、打架舞、指人舞等备受争议的舞蹈层出不穷,还出现过跳入金水河,在污水中疯狂摇摆的奇葩场面。正面实在的东西越来越少,虚幻惹人厌的东西越来越多,“低俗”“炒作”的标签自然也就被贴上了。除此之外,喧嚣的尬舞还扰民,影响市容,给社会公共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尬舞确实变了味,大众对其的态度也经过了由“新奇热闹”到“无法接受”的转变。
现在,在尬舞者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下,围观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少,他们的名利也没了往日的光环,尬舞已经逐渐在尴尬中“退潮”,这是现实。但是,其实社会管理部门的规范和限制只是表因,而主因就是,尬舞缺乏优质的内容,缺乏优质的文化给养。
从尬舞的现实尴尬延伸到整个直播行业的发展状况,本质都是相同的。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人和资本疯狂涌入,靠着一股新鲜劲和一些触碰伦理、道德、法律底线的内容,火得一塌糊涂。但如今一年过去,新鲜劲没了,公众对那些没有营养、没有内涵和没有文化的内容,更多的是排斥。结果就是,直播的虚华已经烟消云散,和尬舞归为同样的命运。
不过那些有内涵滋补文化支撑的优质内容,却留了下来,并得到不断的追捧和发扬。比如,在线直播授课成热门职业,有的“知识网红”年入300多万,甚至上千万元。这样的优质直播,只要能规范自身,强化优质内容和文化底蕴,其长久发展也是必然的。其与“尬舞”也算一正一反,在比较中既佐证了尬舞在尴尬中“退潮”的必然性,又为尬舞指明了未来的正确方向。
文/王彬(浙江传媒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