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多跑一次:重“次数”更重“态度”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夏熊飞 2017-11-30 00:03:12
时刻新闻
—分享—

  “跑断腿”“磨破嘴”,对于经常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群众和企业来说,这样的经历并不稀奇。但是,正在浙江大力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却使政府服务的这一痼疾有望得到改观。(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不可否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没有“腿跑细”“人跑瘦”的来回折腾,事情是难以办成的。从“循环证明”到“公章旅行”再到“公文长征”,无不诉说着政务服务之“殇”。而“跑断腿”“磨破嘴”的语境背后,折射的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服务意识薄弱、行政效能不高等症结。其导致的体制机制僵化、经济社会活力欠缺乃至行政审批领域的违纪违法等问题,也一度广为诟病。

  “最多跑一次”显然是应政务服务之“痼疾”而生。所谓“最多跑一次”,即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提出至今即将迈过一个年头,在实践中,也经过了从“盆景”成长到“风景”,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一批可供复制与推广的经验。这一理念对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呼唤与倒逼,更是让公众看到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权力“减法”、服务“加法”,助力市场“乘法”的负责任姿态。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必须指出的是,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有一些难度,也需要做好一些相关配套工作。

  第一个难度,是群众和企业能否真正一次性将资料准备齐全,这背后可能要求群众和企业熟悉办事流程,也要求职能部门将办证流程与材料清单及时上网。实践证明,群众和企业如果因为不了解办事流程、基础资料准备不齐等“基本功”没做好,来回跑几趟或许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年初杭州精简后的事项就多达11452项,无论是政府职员还是办事群众,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第二个难度,办事流程全部走完之后,对于需要事后审批无法当面得出结论的项目,证件的发放与领取是否也能实现“最多跑一次”?当然,这一方面需要简化审批流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邮寄、快递等方式送“货”上门。但寄送证件的安全性又将如何保证,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操作细节。

  第三个难度是政务信息共享的广度与深度。“最多跑一次”的一个重要助力就是通过“信息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路”。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内部的信息共享依然存在亟待打破的制度壁垒。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将行政审批的条件、内容等及时上网,通过“互联网+政务”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与其关注“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次数,不如重视背后为民服务、转变职能、提升效能的积极“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中,企业和群众便能深刻感知到政府服务群众、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改革的高度责任意识与强劲担当精神。所以,即使因为自身准备不充分或者领取证书等不可规避的细节操作,以致跑了两三趟,群众也不难理解。但是这样的理解并不能被解读是群众的“知足”,而应该被看作是群众对政府精简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的赞赏与期待、理解与信任。正是在这样彼此双方的互相理解、换位思考中,才能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活力。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1/30/44890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