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11日,山东省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发布“神童”李某签约麻省理工学院事件调查结果:核实不严,事实失实。自此,所谓的6岁设计程序、8岁研发云计算平台、14岁签约“麻省理工大学”的“神童”迅速离场。
疑问已解,尘埃落定。然而,看着满屏的李某和他的照片,我不禁担忧起这个孩子的未来。这桩引爆互联网的事件,之于一个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失败的宣传之后,教体局对公众负责的表现,是一纸调查和深刻反思,那对“宣传的牺牲品”该如何负责呢?
虽然在11日的公告之中,莱阳市教体局认为,其过错在于核实不严。但是,当我们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这种归因太过于简单粗暴。首先,面对中英混杂的外国大学签约信,常人尚有一丝怀疑,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教体局工作人员,却信以为真、大胆采用,这可以归因为“教体局工作人员不了解教育界常识”吗?工作人员不了解教育常识,又何以进入教育系统?倘若真是不了解,那么莱阳市教体局恐怕还需要反思自己的用人系统。深层原因何在?其实,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地教体局某工作人员就已经承认,此报道系出于“宣传需要”。
为了宣传需要,教体局和有关人员竟然可以让孩子配合演戏。“神童”是否知晓一切,尚未得知。倘若此事件没有被揭穿,恰逢孩子又不知道真实的情况,那待到他应该进入大学时,大人又该如何去圆他们的慌?如果孩子本就知情,那么这次事件教会孩子的恐怕只有一样——用谎言可以获得荣誉。这已然违背了育人的理念。
可能自古“神童”多磨难,如仲永。令人揪心的是,最近的热门新闻上赫然写着——弄虚作假!山东14岁少年谎称自己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一个已被媒体报道出姓名、学校、年龄的孩子,被冠以“说谎”的名号之后,他能若无其事地回到他原本生活的圈子中吗?某些媒体为了证实报道失实,还采访了这个孩子的同班同学。他同班同学的回答,也符合了媒体的期待——这个“神童”平时成绩中等。孩子的成绩并不涉及公共利益,孩子有权选择公开或者拒绝公开。成绩毫无争议属于个人的隐私。为了力证报道失实,媒体将孩子的隐私公布于众,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神童”,教体局如何负责?此题更似无解。此事对这个孩子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对其在升学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评估。教体局用什么方式弥补过错,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用担保升学的方式,教体局将再一次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
纵观各国的发展历史,尚未有哪个国家靠着“神童”和宣传获得教育强国的称号。树立虚假“神童”的方式,更是不可取。尤其是,捧起一个“神童”,让其从高台摔下,这个“神童”该何去何从呢?
文/陈晓蓓(中山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蓓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