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另一个维度的“苦难”和“励志”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夏熊飞 2018-01-17 00:07:54
时刻新闻
—分享—

  苦难到底有什么用?是人生的资本吗?是励志的必需品吗?暂且不对“苦大仇深”的思维方式做评价,先来看几个值得思考的点。

  曾有学者研究自己的学科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现实惨淡和理论殿堂之间的冲突让他陷入了逻辑的死循环,本来希望从自身经历和成长环境出发来解释这个世界,最后却被他笃信的概念所贻误。幻影终究是幻影,最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经过数年理疗,在名医的帮助才被“拯救”。不知道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才能走出阴影。即使表面上走出来了,留下的伤疤却永远存在。

  伤痕不只能让人警醒反思,也能让人产生耻辱感。这种耻辱感是从理想失落中产生的。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在《善的脆弱性》里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用一颗开放的心去看待世界,要敢于去相信那些在你所控制之外的不确定的事物。也许这会让你在极端环境中感到崩溃,这不能怪你。说明在伦理生活中有一种对人的境况很重要的东西:它是建立在相信不确定性和甘愿坦露心迹的基础上的,更像是建立在一株植物而不是一颗宝石之上,是某种相对比较脆弱的东西,但它的那种独特的美与这脆弱不可分割”。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这种“独特的美”里获得清醒的看法。更多的人是迎向了“脆弱的善”,在消弭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那就是从那些光鲜亮丽的人身上,找到了认同感和内心不安下的平衡点。

  苦难被一些人所谓的“成功者”描绘成值得骄傲的东西,吸引那些同样活在压抑和不满里的人,他们被“成功”的美好景象所诱惑,却不知落入了人家设置的圈套——通过大量粉丝来佐证了自己的成功,并且贩卖“成功之路”来赚取更多现实的利益。

  这些东西极具迷惑性。“励志”的真实与虚伪只有一线之隔,甚至不能戳破这个现实,因为这会让他们分外敏感,所谓的“玻璃心”就是这么来的。套用网上的话,“他们敏感的自尊心,让他们对世界有一种敌视,总要通过所谓的成功和地位来证明自己。他们野心满满,其实永远也摆脱不了骨子里的自卑和无安全感”。

  作为这种“励志”观念的受众,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上进,就容易被“成功者”所利用。而变了味的“励志”也成为那些“成功者”炫耀的资本,以及强占话语权的最好方式。传播学上对意见领袖的定义里,特别提到他们需要和粉丝在同一个阶层上,或许知识层次有差异(知识鸿沟也是他们利用的对象),但他们的观念视一致的。

  正如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整套风格、意义和可能性被不断地再生产,当有人拒绝被格式化、被官方限定地位而试图寻求对统治更为实际的解释或关联的时候,他们总能从中获得自己要找的东西。当这些主题被采纳并在具体环境中被再创造时,他们就被再生产、被强化,进而作为一种资源被其他处于相同结构位置的人所使用。”

  阶层创造出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以及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本身是具有兼容性的,在想象他者的时候,我们会带入自己的主观臆断,以及本群体的文化理念。然而,如果“意见领袖/成功者”们在专业/现实里做不出与“成功”身份所匹配的成就,就只能凭借“理想”和“励志”来证明自己了。这当然是可悲的,但在他们的粉丝来看,这是最值得和最容易效仿的。如果他的“成功”在网上流传,就实现了自己成名和吸粉的目的。

  与那些盲目的粉丝不同,还有不少人以“观赏”的角度来看待那些有过苦难乃至底层经验的人。学理化的表达是“观赏”或者“观看”,说难听点就是看热闹,从中确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找存在感”。这当然也是不可取的,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客观存在折射出更深层的问题。

  文/黄帅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1/17/45313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