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颋:她们,向死而生

来源:红网 作者:刘颋 编辑:易木 2018-04-17 22:37:28
时刻新闻
—分享—

(刘颋)

  余艳的长篇报告文学《守望初心》是一部有着填补空白意义的作品。几年前到洪家关,当走过风雨桥走进纪念馆的时候,那一片沉郁青葱的山水,尤其是纪念馆里陈列的一帧帧普通女性的照片以及文字记录,心中是有着很强的震动的。纪念馆以及那一片沉浸在历史里的山水,还有风雨桥上的老人,让我觉得,这片土地在等待一部属于它们的作品。当我翻开《守望初心》看完第一节后,真的很有感慨。洪家关,桑植,大庸……,一百年来这片土地上为中国革命奉献牺牲和守望的人们,终于等到了一部为他们写的、属于他们的有着填补空白意义的作品。

  作品从普通农家女子殷成福一家八口参加长征写起,殷成福一家八口人在出发前的齐聚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团聚,此后8个人历经死伤离乱,殷成福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想念来等待。而殷成福的命运遭际也是桑植 3000红嫂命运的缩影。作者借殷成福写出了成百上千的像殷成福一样的红嫂的命运。但如果仅仅只是认为这部作品写的是红嫂,是红嫂的牺牲和等待,我以为是未能完全标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的。这部作品,其实写的是一群向死而生的人。我们都知道,男人出去打仗,女人在家守望或者跟着他们一块走,这是革命年代大多数女人的命运。但在那个赴汤蹈火的革命年代,相对而言,死易,生难。如何面对死亡难,如何接受死亡更难,如何在面对与接受死亡后生存下去更是难上加难。它意味着,生者要承受亲人的死亡,生者更要继承已经倒下的亲人的初心,并且守护住自己的初心,一直走向未来。守护初心,只是很轻巧的几个字,但却是那些女人们最为艰难的一生。理想,人伦,个人的幸福,余艳成功地写出了这样一批人的生之不易。殷成福,戴桂香,李桂香,陈小妹……这样一批赴死之后的人们,他们如何继承,如何前进,如何壮大,如果说仅仅只是把她放在红嫂或者女性命运的角度来考量,我觉得未免把它的意义狭窄了。从所描写的一个个个体来说,也许会觉得人物众多,主题相似,但余艳在这部作品里,用群像描写的方式,通过对这样一群女性的群像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呵护着中国革命从出发走向成功的地母形象,她隐忍,坚韧,无私,博爱,深情……这样一个形象,革命年代一群中国女性们共同谱写的形象,余艳用有限的几个章节,写出了她的痛苦,她的抉择,她的坚持,她的向死而生,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独特的、难得的大写的文学形象,可以说这是《守望初心》这部作品在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余艳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作家。在写《板仓绝唱》的时候,余艳曾专门在板仓杨开慧的房间里面待过几个晚上,在黑夜里感受杨开慧当时的心境,寻求与叙事主人公的情感共鸣。余艳写作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她一直用心疼着她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无论是杨开慧,还是《守望初心》里的贺英、殷成福、女儿队的那些女人,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人物,在写作过程中,她一直用心,用情,甚至用她的生命疼爱这些人,所以她的情感才是真实的,也是自然的,能够打动人。

  作品中根据情节和人物选择的桑植民歌,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不同情感和内容的民歌贯穿每个章节,对写作意旨的表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马桑树搭灯台》形象地表现出了送郎当兵时流连不舍和漫长等待里的痴心和决绝,《大脚歌》则形象地写出了红嫂们面对噩耗与苦难时的锥心之痛和向死而生的顽强……选择贴切的民歌传递情境,作者显然是很下了些功夫的。将那么多的民歌运用到文本中,稍有不当,就会阻碍阅读,使文本变得凌乱而累赘。当然,能选择好恰当的民歌烘托情境,渲染笔下人物的情绪和心境,依然离不开余艳对她笔下人物的心疼和感同身受。

  写英雄,写奉献,写奉献与等待的红嫂,情是必不可少的,情也非常容易表现出来,抒情、渲染情感也是作者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余艳尝试着发自内心地心疼着她笔下的主人公,去体会他们的痛,体会他们的爱,体会他们的愤怒和悲哀,所以才能让她笔下的一个个具有悲壮历史意义的女性,今天能够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感动我们,激励我们,这是余艳写作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至情至性的写作。当然这个至情至性,也面临着对抒情的度的把握的难度,也就是如何才能做到抒情而不煽情、不滥情?在情感漫漶的文字里,如何节制情感乃至情绪的河流,让它得以恰到好处地浸润读者包围读者而不是淹没读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使情绪之河波涛汹涌,也不意味着作者应该站在书里对着读者呼号,含蓄与节制,是至情至性的余艳在接下来的写作中需要进一步打磨的环节。

  《守望初心》从初心出发,着笔成千上万普通男人女人坚守初心,呵护初心,从而达成了一个宏大的主题,即,它再次证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合理性,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一个执政党的历史合理性。为什么这样一群人,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心跟着共产党走,抛家舍业,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一直抗争到底?作品以殷成福一家八口,以七十二寡妇,以三千红嫂,以千千万万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普通人的选择和坚持给出了答案:因为我们执政党的信念,有最大的历史合理性;执政党的初心,也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初心。

  难能可贵的是,如此重大的主题,余艳完全是通过对一个个人物的命运的刻写展示出来的,在众多情感和生活细节的描写着,逐渐显现她的写作主旨,从而让这一主题的完成自然生动而可信,这是该书的一大贡献和意义。

 

  作者简介:刘颋(1969 ~),女,笔名林雨,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97 年至今,历任文艺报文学部编辑、副主任。2007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作品有小说集《末路狂花——世纪末小说系列》《20 世纪中国中篇小说经典》。

来源:红网

作者:刘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17/46052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