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公办学校做亲子鉴定纯属无稽之谈

来源:红网 作者:张维 编辑:司马清 2018-05-09 21:36:34
时刻新闻
—分享—

  东莞市2018年积分入学已正式开始申报,报名时间截至6月1日。今年,各镇(街道、园区)进一步挖掘公办学位潜力,大幅增加学位供给,全市今年共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入学学位151683个,其中包括优惠政策学位11517个。各镇街针对自身情况,也制定了不一样的优惠政策。在虎门,为了充分保障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该镇将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虎门户籍的外地户籍或无户籍的适龄儿童,也列入优惠政策的招生对象当中。但有部分家长不理解:教育部门要求他们在为孩子申请入读公办学校时,如果不将孩子的户籍迁回虎门,则必须提供亲子鉴定证明。(5月9日《广州日报》)

  适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随着各地入学的情况不同,一般都是采取就近入学原则。虽说公办学校存在“僧多粥少”,但也不至于让孩子做亲子鉴定来入学。

  亲子鉴定,顾名思义就是孩子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如果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那么,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就被“亲子鉴定”这个入学门槛挡在校外了。从法律角度上讲,学校设置“亲子鉴定”入学门槛,既是一个不合法合规的行为,又与社会道德伦理相违背。

  很难想象,一个与父母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难道他们就没有上学的权利吗?事实上,孩子与父母没有血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个例。比如:有人没有生育能力,只好抱养孩子;还有的通过人工受精方式养育孩子等等。诸如这类孩子与父母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不能进入公办学校,学校是不是存在明显的歧视呢?

  再说,做亲子鉴定本来就是属于一种绝对保密的隐私,假如在孩子入学中被公之于众,这样,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伤害。同时,给孩子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无法抹去的伤痛,甚至成为今后其人生永远抹不去的心理阴影。做亲子鉴定才能入公办学校,这样的规定就能保证绝对公开透明吗?我看也未必!

  不要说,这仅仅就是孩子入学的一个条件,就算再有难度大的门槛里,一些神通广大者也照样能弄虚作假,把亲子鉴定的假证明弄到手。俗话说:蛇有蛇路,鳖有鳖路。只要有门路,总能路路通。

  所以,笔者认为,上公办学校做亲子鉴定纯属无稽之谈。我想,有关部门要介入其中,看看谁在不切合实际地搞奇葩规定,谁在自说自话,于情无理于法无据,侵害了适龄儿童合法权益,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我想,只有给那些习惯于盲目决策者,当头棒喝,并给予相应惩罚,以示警醒,那么,类似奇葩规定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文/张维

来源:红网

作者:张维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09/46231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