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实现教师性别适度平衡还任重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刘传斌 编辑:司马清 2018-05-11 00:07:36
时刻新闻
—分享—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教师职业中的性别失衡”主题报告显示,该组织各经济体内,教师职业“严重的性别失衡,女性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从2005年的61%增加到2010年的65%和2014年的68%。”报告指出,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差距未来还可能会继续扩大。(5月9日 人民网)

  多年来,中小学教师群体中阴盛阳衰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十分普遍,且越往基层越明显。尤其在一些小学,几乎都是清一色“娘子军”。而男女教师性别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待遇地位偏低。相比公务员、金融等职业,教师的工资不尽人意,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无法满足男性养家糊口的角色规范,对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很多农村男教师甚至面临结婚难的问题。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意见法规中多次提出,“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在很多地方实施起来,依然存在偏差,难以落实。

  缺乏职业成就感。相对女性,男性做出成就的欲望更为凸显。而现实教育很难让男教师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于是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逃离学校。比如,前些年有媒体报道某地区100名年轻男教师集体转行当警察就是有力的佐证。报道中高中教师刘刚力表示,对自己教师职业的未来也失去信心,可能随时跳槽。

  招录制度对男生不利。由于女生在语言表达和亲和力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面试中更容易获得评委的青睐,获取高分。导致本来报考人数就不多的男性考生被录取得更少。

  有资料显示,男性的性别形象倾向于积极进取、聪明顽劣、有能力等;而女性则倾向于顺从、缺乏竞争意识、认真、富有爱心等。教师性别过度单一化,不利于孩子的勇气、胆量、宽容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还会让一些男生缺乏“阳刚之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实现中小学教师队伍从阴盛阳衰到适度平衡可谓任重道远。除了国家层面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更需要各地政府部门把如何吸引更多男性投身中小学教育作为重要课题,想办法落实好中央有关意见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一是尽快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二是开展多种活动,加强教育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同时,要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职称评聘机制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他们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各地要调整改革招考制度,降低对男教师的招聘标准。比如,福建等地在师范招生指标中设定男生名额或比例,确保生源中性别比例合理的举措值得借鉴。同时,高校对报考师范专业的男生在录取分数上可适当优惠,以吸引更多的男生报考、就读师范院校。

  文/刘传斌

来源:红网

作者:刘传斌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11/462449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