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熊孩子”非理性消费再次敲响家庭教育警钟

来源:红网 作者:翟广阔 编辑:田德政 2018-07-21 20:03:21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18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成都腾讯大厦的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未成年人消费是带来投诉量暴增的主因,且89%是因为使用了父母的支付账户进行消费。同时,造成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7月20日《成都商报》)

  近年来,因“熊孩子”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充值、买道具等,造成的“天价充值”事件屡屡发生,动辄就是数万元、数十万元之巨,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媒体报道,一8岁女孩用手机玩游戏,12天竟花掉13万,被网友戏称“土豪榜第一”。

  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危害巨大。一方面,消费数额大,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俗话说“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要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之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换句话说,即使承受得起也是不小的损失。另一方面,沉迷游戏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能在游戏中“花钱”,只能说明一点,就是孩子已被游戏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沉迷游戏既浪费青少年大好的学习时光,又会对其自身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

  究竟是什么催生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从现实情况分析,不难看出,造成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家长是否已做到位?对孩子肆意上网玩游戏是否监护到位?与孩子心灵对话又有几次?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外界接触,那么游戏将是他逃避现实最好的路径。此时,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端倪,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陪伴,想必结果应该是乐观的。

  “沉迷网络世界,孩子花光父母积蓄打游戏。”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事件被报道出来。怎样才能找到适当娱乐与“过度消费”之间的平衡点,成为行业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游戏公司对用户身份有审核责任,不能放任未成年人玩游戏、高额消费,因为放任既是不道德行为,更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抑制未成年人游戏非理性消费这场攻坚战中,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而“非理性消费”也再次敲响家庭教育警钟。在信息、电子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失去方向,更不能让孩子沉迷网络。孩子的生活不只眼前的游戏,还有成长和未来。

  文/翟广阔

来源:红网

作者:翟广阔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7/21/46862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