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退休后去打印退休信息表时,郑州市民田先生才发现自己在档案中竟然“当”了多年的女性!而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从今年2月起,他多次往返于单位和省社保局,但至今无果。(7月30日澎湃新闻)
首先要责怪的是河南省社保局,职工的个人档案里有性别、有身份证、有照片,压根就不应该发生这样把“男”错成为“女”的低级错误。作为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的管理机构,心里应该很清楚把职工性别搞错的严重后果,从而在录入养老信息时处处小心时时留意,并且严加核对,认真认真再认真,核对核对再核对,及时发现,以确保“零差错”。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如果录入养老信息表的工作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应付了事,工作没有责任心,那么什么差错都会有。差错大家都不希望发生,但知错能改,并诚恳地向当事人致歉,以求得当事人的原谅,也算是一种好的工作态度。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性别信息出现乌龙,跑了5个多月没改过来;“我们是公对公,不管什么业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向上反映,目前我们就的办事流程和工作原则就是这样。”毫无商量余地就一口回绝了个人更正申请;为证明“我是我”,田先生又等了40多分钟。不解之余,难道更正性别申请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是可忍,孰不可忍?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更正性别申请的操作非常简单,重新核实即可。让笔者纳闷的是,为什么河南省社保局一口回绝更正申请呢?是工作人员高高在上坚持“工作原则”,没有把退休职工的申请补助当回事?还是这样低级错误会打某些人的脸,不接受不改正……对此,笔者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严厉的追责做后盾,田先生过去几个月、现在和将来为更正性别信息徒增再多的奔波和交涉,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只有给河南老汉档案性别错写为“女”的更正申请设置时限,并让经办的工作人员赔偿退休职工徒增的奔波费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民期盼问责制能落到实处,为性别得到更正画上休止符。
文/童其君
来源:红网
作者:童其君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