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园贷:莫把“火坑”当“聚宝盆”

来源:红网 作者:廖元植 编辑:王俞 2018-10-03 23:05:3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这一次,校园贷“找”上了1500名大学生。

  一家名为天津嘉科教育培训机构的公司,通过招聘所谓校园兼职,搜集学生信息,并以学生名义在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如今,该公司已人去楼空,而巨额的贷款只能由这千余名学生负担。(10月2日中国之声)

  校园贷诈骗已不是个案。一个月前,武汉一所职业院校的20名学生因无法偿还校园贷失联。时间线往前移,“裸贷”“套路贷”更成为了影响校园安全的重大问题。

  只用告知个人信息,足千上万的钱就会立刻打入银行卡内。一拿到钱,贷款者们便可以拿去消费,奢侈品、高档电子产品尽入其怀。每月还会有代理方还账,自己分文不出便可以赚取大额资金。如此“美差”,让不少学生将校园贷视作致富的“聚宝盆”。

  但对一些身陷骗局的学生而言,“校园贷”足以毁坏其人生。校园贷不是公益基金,而是利滚利的欠债。大学生普遍没有经济独立,每月“债务”在身,自然也就无心学业;更有甚者,因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学生被暴力追债,遭受胁迫、殴打。有网友评价道,“校园贷成为了阻碍高校学子正常毕业的一大风险”。

  “校园贷”谋的是学生的钱财,害的是学生的学业与生活。但即便危害如此巨大,却也总有人落入“火坑”。归根结底,是贪图便宜、爱慕虚荣的心理给了这一“灰色经济”滋长的土壤。受骗上当的学生无一不反映是因为受到校园贷“不用花钱,就可以赚外快”等宣传的诱惑,想着如何坐着就赚钱,而泄露个人信息、贷款无法如期偿还的风险被他们抛之脑后。

  学校并不是贷款的禁止之地,也不是但凡贷款都可以进入的应许之地。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国家和一些银行每年都会专门开设贷款资助项目,等学生进入工作后再偿还,这些贷款受到了全国高校极大地欢迎。而助长不当消费、过度消费,破坏教学秩序的校园贷,学校自然要严行禁止。

  面对校园贷的严峻形势,加强政策宣传,开展教育工作固然重要。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早已下文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在开学后集中开展校园贷的整治工作。但想将校园贷彻底“请出”高校,还需学生有自觉防骗意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位进入象牙塔的学子都应对自身财务、对个人信息予以最大的负责。

  茨威格有言:“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校园贷的代价让多少学子无力承受。以此观照,校园贷是夺财谋害的“火坑”,不是获取便利外快的“聚宝盆”。

  文/廖元植(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廖元植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0/03/47433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