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乒乓球的职业化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寇雅婷 编辑:田德政 2018-10-12 22:57:32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0日,山东大学体育馆,山东鲁能·潍坊高新俱乐部在这里开始了乒超联赛新赛季的第一场主场比赛,因为球队有了中国乒乓球队队长马龙的加盟,比赛的上座率比去年当家球星仅有方博时高了不少,再加上客队上海中星拥有同是奥运冠军的许昕,让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场馆内早早挂上了马龙球迷会准备的大幅宣传横幅,观众们手中拿着的不仅有鲁能官方提供的加油棒,还有属于马龙个人的手幅,主场氛围极为热烈。

  气氛随着马龙迟迟不登场变得微妙,由于伤病,马龙并未在签约新东家的首场比赛中出场,只是坐在场边观战,观众席上的女粉丝大喊着“注意身体”,但不可否认,原本强烈的“主场氛围”已不如热身时间,反而为许昕加油的人变得多起来。虽然鲁能官方已经尽力组织观众为主队加油,但当家球星的缺阵、比赛本身的不够精彩都让比赛气氛并未被完全调动。

  乒超联赛作为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的重要一步,从1999年开办至今已经历了20个年头,虽然中国是乒乓球水平最强的国家,乒超联赛也号称是“地表最强联赛”,但是从乒超联赛自身的发展来看,它并不能担得起这一称号。

  今年9月,女队队员刘诗雯在微博发声,称自己曾连续两年带领武汉安心百分百俱乐部获得乒超联赛女团冠军,可今年仍被俱乐部挂牌出售,并且自己完全不知道未来能去哪里打球,言语中尽是无奈。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女单亚军李晓霞就曾被老东家山东鲁能挂牌出售,却因价格过高而流拍,无球可打,随后黯然退役;2015年,大满贯得主张继科也曾发文声讨山东鲁能欠薪,并且宣布罢赛,虽然问题在当赛季得以解决,但在那之后,张继科再未打过乒超联赛。

  在本土发展了20年,乒超联赛却连最基本的制度问题都未解决好,作为职业比赛,本应是俱乐部与运动员进行双向选择,但乒超联赛中运动员却并没有选择权,被挂牌后只能等待新的俱乐部摘牌,若两家俱乐部因为价格问题达不成一致,最终承担后果的只是无球可打的运动员。比赛原本是为了使乒乓球项目走向职业化,可近年来却越来越变成了行业内的自娱自乐。

  同是职业联赛,中超、CBA等都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不论是冠名、赞助、转播还是现场售票,都已比较成熟,俱乐部也有利可图。“主场文化”在比赛中能够得以彰显,由俱乐部自己培养的大牌球星往往忠诚度较高,不会随意转会,伴随着大牌球星而产生的球迷也会更忠实,如易建联、郭艾伦等球星均为培养了自己的俱乐部效力,除易建联在NBA打球的时间外,并未改变过俱乐部。但在乒超联赛当中,由于各项制度的不健全,尤其在近两年,运动员流动性极大,2018-2019赛季国家队几位主力中,仅有丁宁、樊振东和许昕留在原有俱乐部,其余人全部转会,这并非运动员与俱乐部没有感情,而是俱乐部由于利益的考量将运动员挂牌,如此短暂的合作让运动员与俱乐部难以培养感情,也让俱乐部缺少相应的俱乐部文化。观众往往只认识大牌球星,而不理会俱乐部,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所讲的马龙缺席比赛导致主场观众纷纷支持客队许昕的场面,甚至国乒主教练刘国梁出场引起的轰动都大于鲁能最终取得胜利。

  作为俱乐部而言,培养一名大牌运动员的代价较大,但收益可能并不成正比。由于乒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不高,赛程需要为国家队比赛让路,这让乒超联赛更像是国家队队员以赛代练的途径,而不是职业化道路的其中一步。虽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国家乒乓球队走红,队员的商业价值提高,但是乒超联赛的上座率仍旧不高,比赛至今也没有冠名商,俱乐部的收益得不到满足,自然也不会花大价钱留下大牌球星。同时,我们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运动员对俱乐部的依靠性不高,大部分运动员依旧是依靠体校、省队、国家队体系培养,俱乐部的参与程度不高,乒超联赛也并不会成为年轻球员通向国家队的踏板——国家队并没有此种制度,俱乐部也更喜欢用在国家队成绩平平却相对稳定的老队员,而并不让年轻球员有过多锻炼的机会。

  宣传及硬件设施不到位也是让乒超联赛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与CBA、中超主场多在大型体育场馆不同,乒超联赛的场馆多在大学体育馆,场内布置简单,有些场馆地理位置偏远,票价又不统一,山东鲁能主场的最高票价为80元,深圳宝安俱乐部的最高票价为680元,较高的票价已经自动过滤了一部分观众,大学体育馆设施的不完善会让观众认为与其花高价去现场,倒不如在家观看电视直播。乒乓球项目在国家乒乓球队爆红之前仿佛已经变成了“中老年观看项目”,而如今的年轻粉丝也是真球迷少,假粉丝多。联赛究竟应该如何宣传运营、运动员又该如何定位发展,乒协恐怕还需向篮球、网球等项目协会多多学习。

  今年10月,“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回归,让网友再度掀起“让懂项目的人管项目”的评论,但刘国梁与在NBA摸爬滚打过的姚明不同,他完全是在本土的举国体制成长起来的,曾经提出的国乒三次创业都未取得良好成效,乒乓球如何在举国体制下实现职业化发展、“中老年体育项目”乒乓球如何吸引到年轻的真球迷、乒乓球职业比赛如何能达到和乒乓球技术一样高的水平,恐怕还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体制入手,中国乒乓球的职业化之路还任重道远。

  文/寇雅婷

来源:红网

作者:寇雅婷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0/12/47488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