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乞讨奶奶”,讨的其实就是存在感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田德政 2018-10-28 21:14:2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微博上一段关于杭州东站的广播视频一下子火遍全国。该视频中的“乞讨奶奶”,并非被生活所迫,竟然“家庭生活条件优越”。(10月28日《钱江晚报》)

  据悉,这位衣作整洁朴素,脖挂绷带的老奶奶,年近八询,手持简易小凳,长期占据等候乘坐出租车通道的“乞讨奶奶”,家中有工厂等,且儿子孝顺,本不必靠乞讨为生。

  人到老年,本该在跳跳街舞、打打太极、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生活;而这位老奶奶虽生在福中,却干起了“乞讨”营生,不仅欺骗了公众的同情心,也给文明社会抹了黑,让其“孝顺儿子”背黑锅,确属欠妥。

  对此,街道干部、派出所、老人之儿子,均多次好言相劝,指出其不良影响,让其回到家中,安享晚年幸福;而此老奶奶却固执己见,坚持“乞讨”,让社会很是无奈,好心人“受伤”,始终找不到解决此难题的妙招。

  当前,随着党和政府惠民利老政策的深入推进,大多老者已实现了“老有所养”;上街乞讨,理应成为历史、销声匿迹;而现实中这些乞讨老人,除了利益驱使外“乞讨”外,更多的则是通过“乞讨”,寻找正在失去的“存在感”。

  步入老年,虽说不再为生存奔波忙碌,大多能过上衣食无忧之生活,但其社会存在感,随着时光的流失正点滴消失,从而让其精神空虚;于是个别文化程度不高、兴趣爱好不广的老人,只好选择此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存在感。

  传统观念中,社会重视老人的物质需求,以为给予老迈老人足够之物质,让其衣食足,老人晚年生活就幸福了;其实不然,人老了渴求富足之物质外,更需丰富的精神生活,老有所为,不是多余的人,才是几乎每位老者内心深处之渴求。

  类似老奶奶乞讨,虽欺骗了社会之同情心,让为其献爱心者深感被“欺骗”,为此社会干预无可厚非;但因其行为社会危害性并不大,加之缺乏相关法律依据,难以进行强制干预;故让社会、有关部门感到为难,也在情理之中。

  现实中,家是老人安享晚景的乐土,但家中子女、儿孙,为生存与发展,早出晚归,东奔西走,纵算同处屋檐下,却难得与老人团聚、交谈,久而久之,其内心空虚可以想象,无奈之中,只得选择走出家门,靠“乞讨”来得到精神之满足。

  在家庭生活,老人的精神需求,难得满足;而社会上,让其有存在感,同样不易;即使看上去红红火火的老年活动,大多也是自发组织,而基层社区、老年组织却未能将关注老者精神生活真正提上议事日程。

  要解决类似“老奶奶”乞讨之尴尬,理当对症下药,从老人真正需求着手;为此,作为子女,要挤出时间,多给年老父母以陪伴;基层社区,要经常性、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将老人组织在一起,开展活动,让其相互谈天说地,不断丰富其精神生活。

  杭州“乞讨奶奶”其行为虽欠妥,但根子则在子女、社会忽略了其精神需要;唯有子女、社会、基层组织,多方给力,及时为其补上精神生活缺失之短板,方能逐步解开此难题,让社会更文明与和谐。

  文/尚凡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0/28/47611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