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应克服“谈性色变”的心理

来源:红网 作者:张威 编辑:田德政 2018-11-09 22:08:5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7日,杭州一位爸爸在19楼论坛发帖求助:正在恋爱的、读高三的儿子柜子发现开了封的成人用品,怎么办?杭州一老师称:应该高兴,说明儿子的保护意识和卫生意识都不错。(10月9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性侵”新闻时常扎堆涌进公众的视线,“性教育”也成了被人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但不可否认,大部分公众仍是谈性色变。不少家长仍怀有如上述那位家长的心理,而鲜有像杭州那位老师那样积极、理性地看待“性”的。

  据媒体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次数高达1300万次,而美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次数仅有约65万次,远远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而这惊人的人工流产率与大众对于避孕用品的无知是有极大的联系的。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在感染艾滋病的男性大学生中,有55%是因为不使用安全套导致的。而这背后,恰恰是中国所缺失的性教育。正如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明说的,“中国的性盲比文盲还多!”

  去年3月,浙江萧山某小学发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遭到家长吐槽:“太直白”“尺度太大”“黄色”。可其实书中只不过是将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无码”呈现,让孩子认识生殖器官而已。但最终这本性教育读本在网友们的炮轰下,惨淡下架。

  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对“性”遮遮掩掩,闭口不谈时,平均每天超过1起的儿童性侵案被曝光。“南京南站男子公然猥亵女童”“林奕含自杀,童年时期遭遇长期性侵”等事件不断发生。而且据测算,这些被曝光的案件仅是所有性侵事件的七分之一。

  我们对性侵者表达愤怒,称他们为“禽兽”之时可曾想到,“禽兽”之所以有机会下手,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我们对性的讳莫如深,致使受害人缺乏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才使得无耻之徒屡屡得手。著名学者罗素曾指出:“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则是严重的危险。”

  以性病艾滋病防治著名的张北川教授曾经说过: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北京市妇联曾做过一个家庭性教育调查,结果显示:74%的家长拒绝和孩子谈论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数据显示:75.6%青少年认为学校未能有效开展性教育。对于性与生俱来的偏见,让我们三缄其口,避而远之。我们抱着最不现实的幻想,想着不谈论“性”孩子以后也会知道,或者认为一无所知对孩子才是真正的好。殊不知,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孩子落入“禽兽”手中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恋爱时学会了使用安全套,我们真的不应该忧虑这是否得体,担心孩子是否过早接触性,然后对他大发脾气。作为一个家长,孩子的恋爱不能过多干涉,也无法完全控制,能做的就只有让他们在恋爱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已经读到高三,将要独立承担责任的他在接触性时采取了保护措施,这才是值得欣喜的。

  也许,缺乏性教育的不光是孩子,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堂堂正正地上一堂性教育课。课的内容应该是:如何大胆、理性地谈论性。只有每个人都克服了“谈性色变”的心理,中国的性教育才能真正起步。

  文/张威(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张威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09/47707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