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店,不要忽视读者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王如光 编辑:田德政 2018-11-11 21:08:03
时刻新闻
—分享—

  很久没有逛过书店了,不久前因小孩考试急着用汉英词典,要我帮她买一本回来,便去了就近的一家购书中心。

  去到购书中心词典专柜,没见到有汉英词典,只有英汉汉英两用词典,便抽出来想看看合不合用。但拿来一看却发现书是用塑料透明薄膜封住的,看不到里面的内容,又不敢擅自拆开,因要急用,只好拿了一本,准备去付钱。拿着书到其他专柜转了转,发现绝大部分书都是被封住的。特别是一些新出的书,连一本拆开给读者翻阅的都没有。如果不是目标明确要买某本书,而是抱着逛逛书店有合适就买的心态,恐怕就要失望了。不知其他书店是不是这样的,反正在这家购书中心我是没有再逛下去的心情了,只有早早的付钱走人。

  在收银台交款时,收银员也不拆封盖章,我问她不用盖章吗?她说顾客要求盖才盖。我心想:如果对爱书者而言,不盖章岂不少了一种印记?

  从购书中心出来 ,觉得现在的书店缺少一种读者情怀,摆出来的书生怕读者看似的,没有了以前那种任你随意翻阅的大度。

  作为60后,逛书店,曾是我生活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在1980年代,我在远离城市的偏僻矿山工作。那时,矿区没有正经的书店,只有矿务局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成立的劳动服务公司商店的一角,摆卖一些书,种类不多且杂乱。尽管如此,这里还是我工作之余打发时光的好去处。当时工资菲薄,囊中羞涩,花钱买书是很奢侈的事情。虽然那时的书都不贵,一本便宜的一元几角,贵的也不过二、三块,但要买还是要考虑良久,思忖再三的。更多的时候把那里当成了第二图书室(那时矿工会有图书室,不过书比较旧),下班后经常去蹭书看。好在混熟了的售货员小姑娘也不管那么多,要看就看,不管你买不买。不过,有新书来了,碰上中意的还是会买的,有时看到十分喜爱的书虽然当场舍不得买,但回去后思来想去的还是欲罢不能,便咬咬牙第二天又去把它买回来。结果常常是,每当到了月底那几天,就要向老乡或工友借饭菜票度日。

  90年代,我来到了现在生活的城市。虽然工作繁忙,业余生活也多了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诱惑,但是逛书店的习惯还是根深蒂固,隔三差五的还会去书店逛逛,碰到喜欢的常常会出手阔绰成捆的买回来。这时买书已经不差钱了,差的是读书的时间和坚持读书的习惯。买书时,每每用“买回去以后有时间再慢慢看”来聊以自慰,以至放在家里没有翻过的书越来越多。

  曾几何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逛书店的次数慢慢变少了。要什么书在电脑上下单,不过一、两天便有人送上门,确实方便省事。网购不单快,而且还可以找到以前出版的自己想要的书。

  前段时间,突然想起80年代读过的一篇《还我头来》的文章,想找来重读,后来到网上搜索,发现朱大路主编的1999年出版的《杂文三百篇》收有这篇文章,更没有想到的是有家网站还有得卖,便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回来。书到手后还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尽管如此,有时抚书想想,也有怅然若失之感。现在在线上买书,看似赶上了互联网的潮流,方便是方便,但却像叫外卖,只有打开送上门的饭盒才会知道饭菜合不合口味,能不能撩起人的食欲。更主要的是,网上买书,已没了“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也缺少了碰到好书爱不释手的感受,买书对人来说少了一种乐趣。

  以前在书店买书,首先会在各个柜前巡一巡,看到书名吸引人的便会拿来翻一翻,看看作者简介、序言,看看开头、结尾,再翻翻中间,常常因为书中或动人的故事 ,或深邃的哲理,或优美的文字,或机智的语言,而成为购买的理由,有时甚至是仅仅因为书中某句话而冲动地将书买下。而现在买书,常常是在看过报纸或网上的书评后而懵懵懂懂下单买的。失去了自己的选择、判断买来的书,很多不是自己想看的,而是人家推介说好看或要看的。读书,本来是很自我的事情,现在倒变成了从众、赶潮流的行为。买书,也变得索然无味,有时甚至是大倒胃口。因为很多被书评忽悠买回来的书,翻开一看,只能用不堪卒读来形容,只有束之高阁。

  对真正的读书人来说,逛书店是一种悠然的生活,一种优雅的习惯,书店,是永远难于离弃的精神家园。书店,不要忽视了读者情怀。

  文/王如光

来源:红网

作者:王如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11/477154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