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跪拜”闹剧是教育的败笔

来源:红网 作者:曲征 编辑:田德政 2018-11-23 22:36:46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9日,也就是高考倒计时200天,河南某中学举办了一场演讲,并邀请2000多名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听课。随后,要求全体学生面向父母,集体向自己的父母下跪,然后叩拜。有网友在学校的官方号下面质疑感恩方式,没想到,遭学校官方号怒怼。(11月22日光明网)

  让学生给父母跪拜,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学校不在少数。早在2011年,广东实验中学600多名初二学子就进行了一场“跪父母,接家书”活动。2015年,江苏南通一所小学的532名新入学的小学生,也齐刷刷跪在蒲垫上向父母行礼,以表达“感恩”。同年,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四川绵阳大众国学堂,72名孩子在国学老师的主持下向父母行三叩九拜之礼,以此报答父母养育之情。……

  只要涉及“感恩”“孝文化”方面的活动,就能够见到跪拜的场景。跪拜父母,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

  不错,是父母养育了孩子,孩子理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父母与子女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获得了生活的乐趣以及爱的寄托,从这个角度说,父母与子女没有“谁欠谁”“谁对不起谁”一说。父母爱子女,连老母鸡也做得到,没必要来炫耀,更不能以此说事。须知,在主持人营造的声泪俱下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感激涕零地给父母下跪,容易让孩子滋生“我是罪人,我对不起父母”甚至“父母不该生我”的负罪感,这种感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一些学校刻意制造学生“感恩”意识,不过是想依靠“父母供孩子读书不容易”的桥段,逼迫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漩涡里无怨无悔地遨游,以提升成绩,给父母争光。但是,“父母供孩子读书不容易”的桥段,其罪责不能记在柔弱的孩子身上。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艰难持家,真的很不容易,但是父母的艰难困境以及头上的白发,不是孩子造成的,而是就业环境不理想、社会保障滞后等等原因造成的。而孩子上学需要花钱,校服费、生活费、住宿费等等“钱途无量”的各种收费,是学校收取的,所以,如果非得给“父母供孩子读书不容易”找个根源,恰恰不是学生而是社会和学校。将“父母供孩子读书不容易”的罪责按到学生身上,让孩子来当替罪羊,是一种不说理的表达。

  退一步说,即便孩子对父母应该“感恩”,其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让孩子多做家务,多参加家庭劳动等等,而非只剩下“下跪”一种姿势。“下跪”不过是“感恩”的形式主义表达。

  最重要的,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其民主、科学思想以及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平等公正的现代公民意识,才是对未来负责之举。须知,在孩子面向父母下跪的时候,除了表达一份感恩、孝顺之意之外,还会滋生“绝对服从”“乖顺听话”意识,这种侵蚀独立思考精神的意识,才是最可怕的。

  再说,这些下跪的孩子里面,肯定有不愿意下跪者,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学校强令其下跪,就侵犯了学生人格与尊严。

  跪拜,是旧社会彰显等级观念的一种落后的礼仪,历经辛亥革命的涤荡,跪拜礼被废除,代之以握手、鞠躬等平等礼仪。这种变化,不只是社会习俗的变化,更是观念上的变化,表明国人向着平等理念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而如今的一些人一遍遍地让孩子复习“跪拜”,这让历史教师如何向学生讲解清末民初改变社会习俗的重要意义?学生会不会反问:既然废除跪拜礼是社会的进步,那么,现在咱们又开始跪拜,这是进步呢还是倒退?或许有人会说,“跪拜父母”不属于彰显等级观念的举动,但是有谁能够保证,在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复习“跪拜礼”的作用之下,等级观念、封建陈旧思想不会死灰复燃?

  “跪拜”是一种颠覆平等理念的糟粕举动,它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学校本来是教育人的地方,最终却沦落为重拾封建糟粕、重树封建伦理的地方,这是教育的败笔。

  文/曲征

来源:红网

作者:曲征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23/47802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