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块屏幕只是名校扩张的触角

来源:红网 作者:余人月 编辑:田德政 2018-12-16 22:00:04
时刻新闻
—分享—

  这两天,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据成都市教育局介绍,现在,每天有近8万名远端学校学生通过直播跟随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开设直播班的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称,16年来,有72000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高中课程,其中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本科。(12月16日澎湃新闻)

  成都七中,是大城市常见的重点中学,去年有70多人考进清华北大,一本率超九成。而引进直播的学校通常是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师生是周边大城市“挑剩的”。通过直播发生交集后,跟着成都七中一起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

  这听起来很魔幻,报道的绘声绘色,勾勒出一个网校的美好伊甸园,有人对此叫好,认为这块远程直播的屏幕通过技术手段填补了城乡教育差距的鸿沟,值得大力推广;也有提出质疑,248所对接的高中,16年来7万多人中有88个考上清华北大不稀奇,何况,还有近年来扶贫降分的优惠因素。

  如果要细究,这个直播神话并不完美,一个直播班一年要交6—7万元的资源使用费,学校装卫星锅等配套设施花费在30万左右,进入直播班的学生要选拔掐尖。说白了,直播班好比是普通学校的重点班,分数高多交钱才能进入,同时又是成都七中的教学延伸,相当于一个分枝班级。这并非普惠制的教育扶贫,无关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升,跟衡水一中到外地办分校类似,就是通过自身品牌的扩张,抢占教育市场,实现名利双收。只是网校的模式,以单纯的出售教学资源换取利益,不与当地学校抢生源,不扰乱当地的教学与招生秩序,升学率提高后受益的是当地学校,属于合作办学办班的模式,所以能令人接受。

  直播有其积极一面,进入直播班的老师与学生,均开阔了视野,实现了教学相长。这并非一根网线或一块屏幕带来的必然改变,而是远端学生从中看到自身与名校在知识储备、学习方法与态度上的巨大差距后,急起直追所带来的提升。同龄人之间差距的震撼,对他们是触动,而同步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了弥补差距的希望。报道说,他们比成都七中更刻苦了,暗地与城里孩子较劲,一点一点追了上来。老师的付出也多了几倍,除了课前准备、课间讲授,学生没有跟上和理解的课后还需要一起查缺补漏。

  教育就是一场等价交换,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并没有捷径可走。说实在的,网校带来的变化,还是类似衡水一中与毛坦厂模式,经过三年苦读实现了低进高出。诚如当地人士所言,直播班只是激发了学生本有的潜能,是催化剂。也如成都七中的老师所说,改变远端学生的不只是屏幕,更是屏幕那头展现出来的希望。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求知之火,网校只是打开了交流与进步的窗口。因此,真正要通过直播改变的,是贫困地区的师资与教学方法,而不是哪个学生的命运。

  一块屏幕所能改变的是有限的,这种商业加盟的模式,跟择校的性质类似,即以金钱来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种门槛带来的仍是一种不公平,给了一部分学生向上提升的机会,同时又让另一部分没进直播班的加大了落差,造成新的不平衡。唯有加大对偏远地区师资的培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让孩子们在学习内容与方式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才能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文/余人月

来源:红网

作者:余人月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16/479474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