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喜好出发的鄙视链根本就站不住脚

来源:红网 作者:彭玲茜 编辑:王俞 2018-12-22 22:53: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前几日,金马奖影后马思纯因为一条微博成了大家群嘲的对象,起因是她对于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略带偏差的读后感——“张爱玲说,见了你,我就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我感动但不羡慕。”本是想分享观点,不料被网友认为是马思纯为了文艺而文艺,当了回张爱玲语录的搬运工,搬的还是伪语录。一时间,“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希望马小姐多读书,少抄语录”各种讨伐声蜂拥而至。

  在大家的口诛笔伐中,多半是对马思纯“班门弄斧”的鄙视,“这是什么,青春伤痛文学吗?”“马小姐还是多去看看郭敬明吧,张爱玲不适合你”。抛开马思纯是看出了哈姆雷特还是哈利波特不谈,评论区里的高谈阔论,似乎有条读书人的鄙视链条:读过书的鄙视没读过书的,读张爱玲的鄙视读郭敬明的。一股“富有诗书气自华”的优越感扑面而来。

  其实,这种鄙视链不仅存在文学领域,在影视、音乐、游戏甚至在APP的选择上都可见一斑。混欧美圈的看不上混日韩圈的,玩说唱的瞧不上唱民谣的,用酷狗音乐的甚至连姓名都不配拥有。钱钟书也在《围城》里写道“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一条条涵盖各个领域不成文的鄙视链条似乎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宜的准则。

  在我看来,鄙视链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鄙视链上游确实比下游要优秀,多是物质层面上的胜负之分,比如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和社会建设上优于发展中国家。另一种情况则是存在喜好层面的鄙视链,上一环鄙视下一环,而处在上环的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自己也被鄙视。可是,喜好的作用是不是被高估了?单凭喜好似乎代替不了一个人的品位与气质,也不是优越感获得的手段,更不能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

  那么,究竟是什么给了群体这样一个错觉呢?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被公众看上眼的物品确实有层级之分,这导致好这一口的群众把产品质量水准的较量映射到了自身级别的区分。我承认,花真金白银买到的奔驰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身价地位,但不能因为某人喜欢莎士比亚就认为他的文字都是《麦克白》水平的吧,这算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其次,便是群体的力量了。在喜好的鄙视链条里,一个单独的个体无法组成链条的一环,必须得要一定数量的群体,他们有相似的喜好,以及对下一环一致向下的攻击。这可以用亨利·塔菲尔、约翰·特纳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通过这三个历程,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这便成了人们需要不断抬高自己的身价和级别的原因。

  喜好相同的人抱团获得了认同感,驱离与自己有别的人又使之得到了存在感,大家自觉地根据喜好的不同站好了队伍。对喜好作用的高估又让这些队伍有了级别之分,由喜好作为评判标准的鄙视链也就大行其道起来。

  我认为,从喜好出发的鄙视链本身就站不稳脚跟,总不能因为“A>B”就轻易得出“我喜欢A>你喜欢B”这一结论。所以说,不要以自己喜好如何轻易把自己归置于哪个级别,更不要借此对他人评头论足。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公正的评价标准嘛。

  文/彭玲茜(湖南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彭玲茜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22/47986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