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湖北日报官微发布《恩施市一次拟命名、更名60条街道,网民:一头雾水》消息,报道了恩施市拟命名、更名城区60条街道,引发网友争议一事。22日当天,恩施市民政局发布情况说明称,对网友的关注表示感谢,汇总意见后将组织各方论证,形成方案再次公示。
这个表态值得肯定。公示本来就是为了听取公共意见,但公示变成公布,流于形式走过场也多了去了,外界有无意见,意见有没有得到重视,往往没有下文。恩施这次面对公示期间的不同声音,不塞听,不掩饰,而是正面直视,准备再公示一次,既虚怀若谷,又让公示变得名副其实,如此作派,甚好。
城市道路命名的原则,就是尊重传统与现实,照顾群众的习惯,便于群众生活。命名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也就是题中之意,这样才能越走越宽广,不怕群众有意见,怕是的对群众意见置若罔闻,一意孤行。这次恩施市拟命名、更名的60条街道,有的涉及一些老地名的变动,有的则直接套用了恩施州的8个下辖市县名,虽然是为体现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却显得生搬硬套、顾此失彼,既没有尊重传统习惯,也没有考虑到实际出行。有网友就表示,拟命名的道路与市县政府所在地的道路重命,导航都要乱了,“我在恩施的建始大道,没在建始的建始大道!”这不是绕口令,而是真会让人犯迷糊。
城市道路命名起争议并不奇怪,这缘于一些地方在命名时掺杂了不恰当的功利因素,或为知名度,或为经济,或为旅游,或为政绩,乃至个别官员的个人好恶,以致偏离了方便群众的本来原则。2018年5月,安徽宣城市拟以“文房四宝”命名(更名)四条城市道路,诸如将宝城路拟更名为墨香大道,薰化路拟更名为宣纸大道,响山路拟更名为宣砚大道,也引来不少质疑,一项调查显示,75%的参与者不赞同更名。原因是将传统记忆改丢了,新路名不伦不类,没有弘扬传统文化,反倒是损害了历史感。
大美恩施,无论自然风光还是文化传承,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也不乏名传四方的好地名。2017年湖北“寻找最美地名”评选活动中,恩施有11个地名入围,诸如最传统地名百福司、最诗意地名五花寨、最生态地名神农溪、最乡情地名陪嫁垭、舍米湖,等等,这都是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啊。愿这种历史流传下来的好地名能照进现实,为恩施的道路命名、更名提供一点启示与借鉴,愿60条街道的新地名在汇集各方意见后,能一“名”惊人,成为大美恩施的新名片。
文/余人月
来源:红网
作者:余人月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