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牌经济,中国经济的下一个春天

来源:红网 作者:林斌 编辑:田德政 2018-12-29 17:35:10
时刻新闻
—分享—

  2018年以来,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其中,一个认为消费降级的、看似底气十足的理由是,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的经济也在下行,所以公众的消费意愿自然下降,除了选择消费降级,还能有什么?

  但恰恰可能并非如此。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就认为,经济越是不好,越是需要提升品质,企业越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而非简单着眼于价格,通过打价格战赢得消费者。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比如现在的海外代购潮、抢购潮,比如中国仍然在不断激增的进口商品,这些都在说明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追求,并没有因为经济下行就放弃。

  事实上,德勤的《持续开放的巨市场——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就明确指出中国的中高端商品指数仍然在不断攀升。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消费者早已经过了只注重价格,而不注重品质的时代。恰恰是中国中高端商品和品牌的缺乏,在抑制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

  试想,如果中国有很多高品质、好品牌的商品存在,又何必远赴重洋就为抢个马桶、电饭煲之类的日常商品呢?如果这些消费都发生在国内,对中国的经济又何尝不是一种有力的助推。

  其实,政府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早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比如衡量中国公众消费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7年已达到366262亿元。按当年增长速度来看,2018年中国将极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

  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中国公众的消费对GDP的贡献只占40%左右,美国则常年保持在65%以上。这意味着在这中间,中国仍然有着很大的空间。

  而这样大的一个空间,绝不会是通过价格或低廉的商品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品牌与品质,才是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主动打开钱包掏钱的关键。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企业有能力做好品质、打造出品牌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我老家的小镇上,就有很多的家庭式的小工厂,一般也就几十人规模。这些工厂常年都在生产服装,其中绝大部分是外销的。但无论是内销或是外销,从选料以及工序上看,基本上无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最后能否贴上外国的品牌。但就因为品牌,价格差个十倍八倍是很正常的。

  因此,要说中国的企业或工厂有没能力做好品质,这个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让消费者相信呢?靠广告?可能速度有点慢。

  有没有其它新玩法?有的。在我老家就有一家企业——百亚股份,最近加入了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其实这家企业的品质并不差,但问题是,虽然产品过硬,可无论是资源或是品牌曝光度,都很不足。企业即使有好商品,也不容易打出品牌来。

  那么,拼多多是如何来做的呢?消费者不是担心品质有问题吗,那就直接让用户眼见为实。拼多多的品牌计划,通过借助可视化平台技术,让消费者直接观看商品的整个制造过程,包括商品的设计、生产到制造的全过程。现在也没有人再追问厂家,商品是否存在次品的问题了。

  所以,中国并不缺乏能够制造高品质的工厂和企业,缺乏的是提升品牌的路径和手段。

  最后,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尽管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与城乡不同步的特点,正在为中国消费市场创造更多的可能。虽然城市的消费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因为时空上的延迟,事实上农村消费市场正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而不断增长,消费也正切入升级的赛道上。

  更何况,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中产阶层,品牌经济绝对会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将换档,切入消费推动发展的轨道上来。

  文/林斌

来源:红网

作者:林斌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29/48030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