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酒盒印失踪儿童信息,就算是商业炒作也无妨

来源:红网 作者:刘林 编辑:王俞 2019-01-17 22:43: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重庆一家酒厂定制11万瓶酒,在包装上印上失踪儿童信息的消息引发关注。酒厂负责人1月16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因身边有朋友家孩子走失,所以他想到利用企业的产品来传播失踪儿童信息。负责人称,销售款均直接捐赠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保证款项透明,并不是利用这一方式来炒作。(1月16日《北京青年报》)

  此事之所以在网上引起争论,主要是因为当公益慈善与商业营销“捆绑”在一起时,往往会被大众认为是企业的一种商业炒作,是利用慈善的噱头做宣传广告。但私以为,在酒盒上印失踪儿童信息,只要能为慈善贡献力量,就算是商业炒作也无妨。

  在当今眼球经济时代下,的确有不少商家举着公益、慈善的幌子牟利,在实际的销售中并没有对公益事业起到一丁半点儿的作用,“公益销售”最终变成唯利是图的“炒作销售”。所以,当公益慈善与商业销售挂钩时,公众敏感的神经难免下意识地怀疑企业的用心。

  不能说公众这样的怀疑和担心是错误的,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和对待至少是片面的,是一种典型的认知误差。公众理所当然地认为企业不能在公益事业中穿插商业行为,甚至不能从中获取半点利益,这对于那些为公益慈善真正做出贡献的企业是不公平的,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对待只会使企业止步于公益,减少对社会的贡献。

  再者,所谓公益,即对公众有益,但有谁规定在公益活动中不能同时对自己有益么?相较于圈外站着抨击的键盘侠,酒厂在酒盒上印失踪儿童信息至少对公益付出了行动。俗话说,善意的谎言还是谎言,带着商业性质的善举就不是善举了么?只要是能为公益做出贡献的,不论多少,都属于公益,都理应得到公众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真正的问题在于,一些企业在做公益销售时缺乏公开度和透明度,难免会引起怀疑和猜忌。这次事件中,酒厂的做法就很值得点赞,做出承诺将卖出所得销售额按照协议100%捐赠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基金会的涉入既表明本次销售的公益性,也增加了公益销售的透明度。

  类似的公益销售其实有很多,国外很多企业的公益营销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有的将失踪儿童信息印在矿泉水上,有的则印在餐桌上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是能为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做出真正贡献的,都值得大家的支持。

  文/刘林

来源:红网

作者:刘林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17/48126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