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有的地方盘点一年来的脱贫攻坚成效,但少数“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1月23日 《人民日报》)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这形式主义就好比绣花枕头一包草,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有的宛若水面蜻蜓,点到即止,身子沉不下去;还有的则属套路高手,貌似卖力,实则装样,人到心不到……其要害在于“不走心”,蒙骗上级、糊弄群众。
有的干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机关要求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有的部门问责泛化滥用,动不动就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眼中没有群众,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本质上则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不能根据当地当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唯书、唯上,不唯真、唯实,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污染政治生态,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危害极大。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形式主义容易改正,但要想“人皆仰之”,就必须从“里子”做起,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彻底革除形式主义之患。如果只是换个包装、改个花样,披着“正确无误”的外衣讲空话、喊口号,举着“求真务实”的旗号不老实、搞虚假,换汤不换药其实也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即便“包装”得再认真、再精致、再华丽,也仍然只能遭人唾弃,最终不被人民群众认可。
文/陈颖
来源:红网
作者:陈颖
编辑:张瑜 实习生 陈佩玲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