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回家路上你遇到过“熊孩子”吗?有网友提议火车单设“儿童车厢”,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主任黄欣在中国之声《温暖回家路》特别节目中回应说,网友想法很有创意,欢迎广大网友、广大旅客多给铁路提出更多更好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月21日 环球网)
这几天,在火车上单设“儿童车厢”的提议引起网友广泛关注,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持赞同态度的一般都不是孩子家长,而持否定态度的多数家里都有小孩。针对网友提议,铁总的回复让我们看到铁路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人性化、精细化服务的明确态度和必胜信心。
“熊孩子”是干扰公共秩序的特殊群体,在旅途中遇到了他们,大多数人都忍着,盼着孩子能睡会儿觉消停一会。也有的旅客会好言规劝几句,提醒家长管教,遇到明事理的家长会出面制止,与家长一言不合发生争执的也时有发生。不可否认,“熊孩子”确实或多或少的干扰了公共交通秩序。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是服务行业吸引受众、做大自身的重要一环。网友能够从规范公共出行角度思量,向铁路部门提出宝贵意见,这种作法值得褒奖。
客观地讲,在火车上单设“儿童车厢”是改变公共出行环境的重要切口,毕竟熊孩子追逐嬉戏或哭闹不止,影响其他乘客出行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是,旅途中安全最重要,孩子的安全需要家长的时刻守护,如果把孩子单独集中在一个车厢内,不只是大大提高安全风险系数,孩子也会哭喊着要妈妈,脑补下儿童车厢的场景,会乱成一锅粥。所以说,眼下在火车上单设“儿童车厢”还不具备条件,但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探索可行性的新举措。
“亲子车厢”貌似是个不错的想法,铁路部门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在购票过程中,将购儿童票的旅客集中分配到一个车厢。有人说,因为一两个“熊孩子”,就将其他孩子一同编入单列车厢,涉嫌歧视,对遵守文明规则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源于对“熊孩子”的偏见。我们不该拿有色眼镜去看捣蛋调皮的“熊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应该对小孩子宽容些,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亲子车厢”让孩子集中出行,文明守规矩的孩子能为“熊孩子”立标打样,帮助孩子改掉陋习,另外,孩子们坐在一起看书,聊天,孩子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家庭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这些建议应该对公共交通部门完善工作带来很多启发,相信铁路等运输部门一些科学化、人性化的便民利民举措会相继出台,不会辜负民众的种种期待。
文/李蕊
来源:红网
作者:李蕊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