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庭作业”不能沦为“家长作业”

来源:红网 作者:张秦艳 编辑:田德政 2019-01-29 16:58:42
时刻新闻
—分享—

  寒假伊始,天津市教委下发安排全市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通知特别提出“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这一要求得到家长一致点赞。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与往年相比已有较大调整。(1月27日《天津教育报)

  “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家长作业”由来已久且五花八门,除做手抄报、和爷爷奶奶一起学外语、养一只蚕宝宝来观察生长等稍微可以接受的作业外,用南瓜做灯笼、周末去抓两只萤火虫、要求城市的孩子看公鸡打鸣等作业则是令家长哭笑不得、叫苦不迭,使得用心良苦的“家庭作业”变为了“家长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诸多学校开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积极推进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而学校与老师对新课改教育理念理解的偏颇导致了家长对新课改的抵触: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不可忽视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实际客观情况;第二、关注学生发展不是放任学生发展。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布置不切实际、学生无法完成的作业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第三、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不是家长教育。毫无疑问,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作业”变为了“家长作业”,“家庭教育”变为了“家长教育”,学生成为作业的名誉完成者,家长成为作业的实际受累者,素质教育成为学校和老师的“挡箭牌”,家长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种既似朋友又似上下级、既似对立又似合作的模糊的微妙的关系,家校共育何从谈起?

  此外,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以及与老师之间沟通意识的缺乏也是这一现象此起彼伏的重要因素。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教育由学校完成,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负一切责任,所以当出现家庭作业时,家长们缺乏与老师沟通所留作业是否合理的意识,也缺乏深入了解孩子、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合作的意识。

  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场所,需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并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者之一,要做到关爱学生、讲究方法;家长作为学生家庭教育的老师,需认真对待每一次与孩子深入交流与理解的机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完成学校和家庭作业;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对于学校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也要及时指出与纠正。通过多方通力合作,定能有效遏制“家长作业”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使得素质教育获得良性发展。

  文/张秦艳

来源:红网

作者:张秦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29/48197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