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乡偶记|故乡,巨变之后会走向怎样的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强德平 编辑:田德政 2019-02-08 09:05:45
时刻新闻
—分享—

  我的家乡,在甘肃榆中北部山区,处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窖沟梁上。小的时候,家乡就是苦难的代名词,这里山大沟深,四季缺雨,十年九旱,农民辛苦一年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事。十几年前,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好好读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更好的世界。在我读大学这四年不到的时间里,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村里人的话说,每年都是一个大变样。

  寒来暑往,我切身体会到家乡至少有“三变”。

  一是道路交通的变化。这几年,家乡最显著的变化是路。道路在不断拓宽,不断增多,尤其是今年刚刚修成的新路,足足有7米宽。以前,因为路面坑坑洼洼,从家里坐车到榆中县城需要三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大大缩短,全得益于路面越来越攒劲(方言,意思是给力)。记忆当中,以前进城读高中坐车都是人挤人,因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同时开课,所以大家坐车也集中在一段时间,结果一路颠簸下来,不吐也晕,让人头胃生疼。今年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助推之下,“公交进农村”项目正式落地。一辆辆挂着大红花的新能源公交开始穿梭在笔直的乡村公路上,舒适度提升了,运输力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安全性增加了。坐在新公交上沿路而行,蓝天白云,树木沟渠,久违的村庄很快抵达。

(新建的平整宽敞的乡村公路 图/强德平 )

  二是饮水方式的变化。吃水问题一直是北山农民的大问题。当地常有一句话叫靠天吃饭,意思其实就是靠水吃饭,下雨多,窖里就蓄水多,下雨少,窖里就蓄水少,或者没有水,所以对于北山人来说,水一直是十分渴望的东西。站在田垄地头之上四处望去,连片的梯田从山底排到山顶,层与层条理清晰,级与级线条分明,像一条条丝绸飘带,十分壮丽,但遗憾的是,由于缺水,每年夏秋交替之际,却很难看到风吹麦浪的震撼场面。过去一两年,家里通上了自来水,基本上解决了当地人的引水问题,目前虽然仍有一些配套设施还在建设之中,能不能提供灌溉用水还需要合理规划,但我想,水的到来,已经代表了希望,已经开始且终归会彻底改变这里靠天吃饭的日子。

(自来水房一角 图/强德平)

  三是产业模式的变化。以前,村民们地里种的类别繁多,有小麦,大豆,玉米,土豆等等,虽然种类庞杂,但碍于黄土高原上干旱的自然环境,以及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模式,这些农作物也只能满足当地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人能通过农作物种植获得经济收入。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我的家乡开发出了特色鲜明的百合种植产业。作为餐桌上的一道“山珍”,百合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因其生长环境需要足够的日照,所以和本地的天然环境不谋而合。一旦引进来,就生了根,成了特色,增了效益。据村里人讲,我们本地生长的百合,在整个兰州市都是挂了号的(方言,意思是出名,有口碑)。其实,每次回家,总能在路边远远望见“百合之乡”这四个大字,可以说,特色农业的发展,无疑为家乡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

(夏天的百合地绿油油一片 图/强德平)

  道路,饮水和产业的这三变,每一项都关乎着农民的生计问题,这三变,也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这三变,让以前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劳动力重返乡村,这三变,让一个一直梦想逃离的青年为其唱了一首赞歌。

  不过,这样的巨变显然改变的是仅是生活品质而非生存观念。正如梁鸿在《中国在梁庄》里提到的那样,第一代打工者还愿意在村庄盖房子,因为在家乡显示自己的财富是确定自我价值的象征,年轻一代又充分渴望开放的空间,所以一直梦想着逃离乡村。我的身边存在不少这样的例子。寒假里,和一些朋友交谈起这几年的发展,他们也直言不讳,十几岁外出打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几年下来也很难在城市中觅得归属,尤其是拖家带口之后,总想着让孩子在城里上学,所以生存的处境一度十分尴尬。显然,对于他们来说,城市,不是他们的家,乡村,又逐渐变得遥远。

  在这样的双重失落中,我们必须思考:故乡,在经历巨变之后,又会走向怎样的远方?

  文/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强德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08/48228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