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乡偶记|青砖木楼的故乡,不会被时光掩埋

来源:红网 作者:陈佩玲 编辑:王俞 2019-02-11 00:19:30
时刻新闻
—分享—

  走近青砖木楼的老房时,祖母套着格子围裙在捡柴火。聊了会儿家常,祖母进了屋,我朝着房子用手机东拍拍西照照。

  木楼梯上雕饰纹花时至今日依然清晰,青砖墙上还留着许多白底红漆的毛主席语录,灶旁的烟花纸筒排列得整整齐齐,木窗边夹着枯了许久的艾草。屋檐离地很高,三个燕子泥窝至今还在,但我从未见有燕来过。听父亲说,祖母的这间木楼房是从地主家分来的,这燕子窝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图/陈佩玲 来源:红网)

  我的家乡祁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故里。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的祁阳龙溪李家大院是祁阳潘市镇的著名景区,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具有典型湘南民居特色的老宅、古民居,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不是自己私家的宝贝,但村里这些木雕古巷确是吸引我每年过年回家的动力之一。

  “这些老家伙有什么好拍的,你去照塘边的那个亭子。”祖母让我去拍些新鲜玩意。亭子是今年新修建的,距离自家门不过两百米左右,老人家很少去县城,见了新东西都觉得稀罕。

(图/陈佩玲 来源:红网)

  傍晚时分,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经常走在新铺的柏油马路散步。

  出去散步多是父亲叫我。父亲和母亲边走边聊,偶尔遇到熟人,便停下来招呼几句。我便喜欢观察别人家的房子,城里的楼千篇一律,乡下的房显得更有特色。西式公寓用围栏圈起来,宽阔的庭院内布置着假山和小池塘,自家新装的复古风路灯取代了以前忽明忽暗的统一电子路灯,有些人家后院还有个小花园,这样的楼房一幢接一幢。路边也有被灰蒙了几层厚的老房子,白色的油漆在上面刷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夹在水泥墙琉璃瓦中间显得格外突兀。

  小时候住祖母的木楼,下雨天房檐落水“滴答滴答”响,木门没关紧“吱呀吱呀”响,房里放几个盆接漏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到现在,木楼不会再漏水,我也已经有三年没再住过小木楼,现在想想也挺有趣。

  以前,乡下的马路不过两米宽,来往的三轮车掀得灰尘满天飞,路两边挤着土房旧墙,翘角屋垛从空中延伸到路中间,从县城开进村的大巴车时常会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司机也怕一不小心刮掉谁家的瓦。而现在,两辆大巴并排着开都碰不到门沿。

(图/陈佩玲 来源:红网)

  家乡正在迅速发展,这里道路宽阔、楼房鳞次栉比。家乡也在没落,崛起的城市风格压抑着乡村特色。但无论是灯红酒绿的街市串香,还是苗青稻黄的田野泥香,都概括不了这生我育我的村庄。这里的人啊,他们吹过祁山的风,爬过水口庙水库的坡,吃过红枣茨菇馅的酿豆腐,住过上百年的木楼古宅。

  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城市即使尚未臻于完美,人们也依旧会喜欢它,还要留恋其旁的山峦、河流。即使人们很少去游览,有关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也会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我不太了解家乡有什么故事,但是我在这里灌溉了许多记忆。青砖木楼的故乡,是从不会被时光掩埋的地方。

  文/陈佩玲

来源:红网

作者:陈佩玲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11/48241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