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懂扶贫干部“自掏腰包”的无奈

来源:红网 作者:王雅倩 编辑:田德政 2019-02-27 16:00:41
时刻新闻
—分享—

“半月谈”微信公号2月25日消息,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心血,倾注了感情。半月谈记者走访调研了解到,一些扶贫工作人员自掏腰包,资助贫困群众。这种自掏腰包式扶贫会带来哪些效果?需要把握何种尺度?(2月26日《半月谈》)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一些扶贫干部自掏腰包,这种行为展现出一种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但是这种行为却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办法。

首先,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国家战略还是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和社会资源去完成。扶贫干部虽然承担着扶贫任务,只要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措施,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摆脱贫困,就已经完成任务,自掏腰包显然超出了这种职责,这种行为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却并非治本政策,也非长久之计。不仅容易让贫困群众产生依赖,滋生等靠要思想,也容易加剧扶贫干部负担。不是扶贫攻坚正确方式。

其次,扶贫干部为何要自掏腰包?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追问和思考的问题。虽然很多扶贫干部是心甘情愿,但是也不难看出一些扶贫干部面对的委屈和无奈。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存在着懒惰和懈怠思想,甚至出现不给钱就不配合扶贫干部工作,这样的情形下,一些扶贫干部为了开展工作,不得不想办法,拿钱拿物与贫困户套近乎。这就导致自掏腰包的出现。另一方面,扶贫工作机制的不科学。比如,在危房改造中,一些地方需要贫困户自行将房子盖起来,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后,才可以拿到相应的危房改造补贴。但是贫困户无力建房,扶贫干部就只好掏腰包垫付。

还有,考核机制所致。随着各级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一味地给扶贫干部下达任务,这样的压力下,扶贫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自掏腰包,这些都是扶贫干部自掏腰包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对这种行为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背后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自掏腰包虽然高尚,但是却不值得提倡,因此,对于这种行为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能将其作为对扶贫干部考核的标准。这是基本前提,也是基本公平。

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比如,在危房改造中,应该将财政补贴资金前置,加快资金转移支付力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的建房需要,也能够有效避免扶贫干部自掏腰包的无奈。对于贫困户出现的特殊困难,扶贫干部应该及时上报,寻求解决,比如可以利用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兜底保障政策解决。而不是自己硬抗。

自掏腰包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其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扶贫干部应该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在扶贫过程中不能盲目掏腰包,应该着眼长远,稳扎稳打,戒除浮躁,理性解决,从产业发展、拓展就业等方面入手,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这样才是长久之计,也是治本之策。

文/王雅倩

来源:红网

作者:王雅倩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2/27/51650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