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除了“银龄”教师,乡村教育亟待更多投入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全林 编辑:张瑜 2019-04-18 22:55:59
时刻新闻
—分享—

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一些地方推动“银龄”教师再上讲台重执教鞭,他们甘于奉献、经验丰富、威望高,是乡村教育的宝贵财富。但“银龄”教师毕竟不是青壮年,他们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都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新的学校、新的教材、新的面孔,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惑与担忧。(4月17日《科教新报》)

正如业内人士所担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日新月异,过去优秀的教师并不意味着现在仍然是优秀教师。“银龄”教师最明显的短板,就是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近年来,“互联网+”教育逐渐铺开,农村中小学校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全覆盖,用上了先进的电教设备。互联网为农村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却给“银龄”教师出了一道难题。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尽管“银龄”教师在短期内对弥补乡村师资短缺起到一定作用,但难以作为乡村教育的长期支撑,解决不了青年教师流失、优秀教师进城、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更需要的是长效机制,如改善农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让从业者感到在农村教书挺划算、不吃亏。

目前,政策层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农村教师享受农村教育补贴,职评和骨干教师评定也对农村教师有所倾斜。但总体上来看,仍然力度不够,还不足以调动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积极性。现在有些教学点,教师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可能让老师在那里安心教学?

越是条件差的地方,越要加大投入。如制定补贴、资助、奖励等政策,以待遇作导向,拉开距离,推动师资向薄弱学校倾斜,让高水平教师,自觉自愿地到农村任教。再者,鼓励城区的优质学校,联合农村薄弱学校办分校,也是让学生就近获得优质资源的捷径。但让分校办得有吸引力,仍少不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够舍近就远去教学生。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环境,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解决农村青年教师流失问题,是必须啃的硬骨头。而最关键的,是如何留住青年教师,让他们乐于在农村任教。这需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师资建设的倾斜性投入。

文/张全林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全林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4/18/53291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