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症吃药,别聪明反被“聪明药”误

来源:红网 作者:梁莉莉 编辑:张瑜 2019-06-01 16:17:01
时刻新闻
—分享—

临近高考,记者在QQ群、淘宝和百度贴吧发现大量“聪明药”广告,广告称服用后可提高考试成绩。然而专业医生表示,“聪明药”实为治疗多动症的精神药物,私下交易“聪明药”严重违法甚至犯罪。(5月31日 澎湃新闻)

世界上真的有“聪明药”吗?实际上,广告中所谓的“聪明药”是一种神经抑制类的西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可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让人“变聪明”的功能。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聪明药”的益处尚无定论,但许多国家将其列为一类或二类精神类管制药品,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精神药物有其正规用途,即治疗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它影响的远非学业,还包括了孩子的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性,可能会产生持久甚至终生影响。我们熟知“对症下药”的道理,医生开药如此,病人吃药自然如此,没有多动症的健康人吃了真正病人的药物,只会是聪明反被“聪明药”误,造成“需要吃药的没药吃,不该吃药的乱吃药”的尴尬局面。

在“聪明药”这条灰色链条上,买卖双方,包括国家监管体系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当“聪明药”有巨大需求时,才会推动这样一个贩卖“聪明药”的市场出现。买方大多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也可能是孩子本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输在起跑线上。当焦虑、竞争成为社会的常态,追求高分、追逐名校的压力也正在将为数不少的孩子引上一条相当危险的道路。然而精神类药物只是短期内提高人的专注力,表面营造一种“聪明”的假象,真正损害的是健康的身体,是用透支健康做代价。获得的是一时的聪明,耽误的却是一辈子的健康。

另一方面,精神类药物得以在药贩手中流转,并摇身一变成为“聪明药”,可见商家不顾他人身体健康而逐利的丑陋面孔,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于精神类药物的监管有所缺漏有待完善的一面。在中国,利他林、专注达等俗称“聪明药”的药品被列为第一类、管制最严格的精神药品。可严格监管之下,漏洞却似乎不少,如药品可以在医患手中流出:医生写病历、开处方的过程可以造假;一些多动症患儿症状稳定后,家长可以直接前往医院代领药物,可能会有家长在孩子病情减轻后依然开药,然后转卖。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聪明药”,企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捷径收获学习喜果,其背后恐怕是不劳而获的心理作祟。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好成绩的获得不可能一步登天,踏实走好每一步,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才是进步的不二法门。

文/梁莉莉

来源:红网

作者:梁莉莉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6/01/55677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