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调研切莫“变了调”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张瑜 2019-06-11 21:03:48
时刻新闻
—分享—

有地方领导到基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到了村上就开会,会上就提出了指导意见:“要家家户户门前有流水、屋后有稻田,农药化肥不得进村。”愿景很好,但因为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也没有落细落小切实可行的措施,落不到实处。(6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调研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可见,调研的初衷应侧重于找问题、摸情况、学方法、学知识,进而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然而,个别领导干部没有理解到调研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在对基层实际摸排不深入、问题掌握不透彻的情况下,就开始提要求、谈指导、作指示,借着“调研”之名,行“指导”之实,让调研“变了调”,成了本末倒置的一场“秀”。

“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每个地方资源禀赋有差异、群众诉求有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方法。只重指导,不搞调研,就会让指导变成“纸上谈兵”,让工作要求缺乏实践根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等问题,让群众反感。

就如“家家户户门前有流水、屋后有稻田,农药化肥不得进村”的指导意见,愿景虽然好,但并一定适合所有地方。总不至于给门前没流水的农户特意挖条沟、引道渠,或者让屋后没稻田的农户重新修栋房子吧。

不顾实际的生搬硬套,甚至“拍脑袋”的凭空想象,所产生的后果不啻为一场灾难。留下一摊子不符合实际的“半吊子工程”,或者“烂尾工程”让群众“埋单”,又怎么能更好促进地区发展,又如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搞清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搞清楚群众所思所盼,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给基层提出好点子、好意见、好办法,推动基层工作有效落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方面“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把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是该有的工作态度。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6/11/55852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