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背后的弹性执法值得点赞

来源:红网 作者:​子周 编辑:田德政 2019-07-16 17:23:32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上海市将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不分类,不收运“的规定引发了公众热议。一些物业和市民对规定执行的含义和尺度感到困惑和紧张。

这样的担心也非“杞人忧天”。毕竟即使能够保证自己家庭严格遵照垃圾分类规定,也难保有别的家庭“不守规矩”,仍然我行我素,最后导致整个小区的垃圾积压而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小区物业,规定也使监督工作量和监督难度陡增。在6月28日的发布会上,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解释。他强调“不分类、不收运” 的规定在具体执行中不能过于简单化,会有一个允许改正的过程;而且为了小区居民生活环境,会对湿垃圾实行托底收运。但确属屡教不改的,就会采取不收运的措施。

“最严垃圾分类”的推广初期,必然会存在因长期习惯惯性或分类知识培训不全面等种种原因,而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这里要对上海市对于硬规定的弹性执行原则点个大大的赞。在过往中一些地方工作不讲求方式方法,不考虑实际情况“大干硬上”,饱受人民群众诟病。发布会上有关领导的表态,便能看出上海市在这次垃圾分类的具体执行中吸取了前人一些工作中的教训,将人性化执法同严格执法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这种避免“一刀切”、绝对化、简单化的工作方式,对于管理者的执行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再一次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以人民群众更易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有弹性的推行改革政策,才能够有效减少抵触情绪,才更能服众;同时也更利于下面工作人员具体操作中的可行性。

最严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即使在市民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都比较高的上海,也必然会迎来初期的阵痛。有关部门的表态为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定下了人性化的基调,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便需要市民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磨合和互相监督,以更高效的方式使政策落地。

文/子周

来源:红网

作者:​子周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16/57203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