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醉酒姑娘险被架走,扫“洋垃圾”势在必行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田德政 2019-08-12 21:24:34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不久深夜,在北京工体附近,四名外籍男子试图架走一名喝到不省人事的少女。好在被代驾胡大姐“路见不平一声吼”,“甭跟我说英语,一个字都不懂!现在就等警察来!”。据调查,四名老外是故意将少女灌醉,以期图谋不轨。很明显,此四名老外就是典型的“洋垃圾”。

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洋垃圾”一词深恶痛绝。“洋垃圾”指国外来华人员中少数违法违纪、作恶多端者,诸如在网络上自爆“中国女人容易睡”的一外籍男子,还如本是国外逃犯、却在国内当起外教等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联系紧密,跨国就业、读书、生活等已是平常之事,作为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中国,我们怀着宽厚心胸、平等理念对待一切友好文明的外来者,这既是现代文明“地球村”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大门越打越开”的内涵所在。

然凡事皆有两面性。有不少外籍人员和有志之士,能够尊重中国的法律、道德、传统和文化,安分守己追寻属于他们的“中国梦”,同中国人民一道用热血和汗水建设中国、服务中国,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同样存在少数“洋垃圾”,他们打着各种的幌子,自带黑暗、反动、暴力、恐怖、黄色等色彩,为的是个人享受“外籍”特权、追求不合理利益,试图破坏、扰乱中国正常运转秩序,突破中国法律底线和道德红线。凡此种种,皆是国泰民安、开放文明的中国所不能容忍的。

可以说,对于“洋垃圾”,态度很明确,就是“零容忍”,发现一个坚决将其绳之以法。然文明法治的中国,不能搞“影射”和“瓜田李下”那一套,不能由于少数“洋垃圾”就对外来人员“一棍子打死”。但现实生活中的“洋垃圾”,不会在脸上“刻字”,也不会自觉控告自己。所以,为维护社会安定、群众安全,还须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筑牢清扫“洋垃圾”的垃圾桶,营造生态绿色、开放包容的中国社会环境。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加强背景、经历、学历等审核,比如“逃亡分子在国内当外教”,很难说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没有关系。把好外来人员出入境“源头关”,方能为中国发展建设注入正面、积极的人口力量。其次,执法部门要秉持“人人平等”的执法理念,比如之前一外籍学生推搡交警,再如某地铁站对外籍人员“选择性执法”等,暴露出个别执法者执法不严、腰杆不直,极容易纵容“洋垃圾”犯罪。再次,公众要自觉摒弃“崇洋媚外”的扭曲价值,要知道好人坏人不是因国籍而异的,而是因涵养而异的,唯有拿捏好“初次见面,提高警觉”的防线标尺,才能更好避免被“洋垃圾”所污染。

还是那句话,为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尊重中国的外来人员打开大门,向企图薅中国羊毛、肆无忌惮扰乱中国、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洋垃圾”坚决说不。全社会需要自觉树立清扫“洋垃圾”的觉悟,时刻为被“洋垃圾”包围的同胞搭把手、“拔出刀”,而不能怀着“自找”“活该”的看客心理。因为“洋垃圾”与国内违法违纪分子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危害物质,都属于文明法治、进步民主社会坚决打击的对象。

文/段官敬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8/12/58033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