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记者26日从杭州市城管局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中心了解到,到今年底,沿街商铺都要撤桶入户,杭州所有道路上将不再出现容量为240升的标准垃圾桶。另外,今后除了保留十字路口、公交车站等重要节点,杭州街头的果壳箱也将考虑逐步减少。(8月27日《钱江晚报》)
现在许多城市的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在一些地方放置垃圾桶确实很有必要,现在人们外出,带的吃的东西比较多,产生的垃圾也比较多,有了垃圾桶,那就把一些垃圾及时地扔掉。而有的垃圾桶由于常年没有更换,已经破烂不堪;有的垃圾桶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臭气熏天;有的由于垃圾桶满了,许多人把垃圾扔到了桶外……不但没有改善环境,反而影响了市容,影响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但是如果一味地撤掉路边垃圾桶,那可能出现民众乱扔垃圾的情况。虽然一些人不会公开乱扔垃圾,但他们不可能整天把垃圾拎在手上,拎着垃圾出入一些场所。这样有可能使他们偷偷地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
撤销垃圾桶,不能操之过急,一旦撤掉,可能让民众外出时产生的垃圾无处可扔,所以应该循序渐进。首先,应该合理布局垃圾桶,而且应该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放置。对垃圾桶里的垃圾要及时进行清倒,特别是一些人多垃圾多的地方不能每天只倾倒一次,要一天倾倒多次。对垃圾桶周边进行及时清扫和消毒,不留任何不干净的东西。其次,对于垃圾桶要及时进行擦拭,确保垃圾桶的干净整洁。垃圾桶破旧的,要及时更换。通过规范管理,逐渐减少路边垃圾桶的数量。
杭州撤掉道路两旁的垃圾桶,也是无奈之举。但垃圾桶不能一撤了之,要思考撤掉垃圾桶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关部门要进行教育引导,市民外出一定要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市民外出时,要养成携带垃圾袋的习惯,将一些可能产生的垃圾不要乱扔,尽可能地带回家,或者扔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问题需要每个人都出一份力,从自己做起,纯粹就是一个习惯而已。日本、韩国等国家,早就撤掉了垃圾桶,但乱扔垃圾的情况很少见到,别的国家能做到,我们为何做不到呢?
有关部门撤掉垃圾桶是可以的,但加强监管。北京王府井大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抓环境整治,起初这条大街上每天有100多名卫生监督员和清扫员,每年处罚20多万随地吐痰、乱丢各种废弃物及乱摆摊点等不文明行为者,现在这条大街上的卫生管理监督员仅剩3名,每天被处罚的人数也很少。这条大街的治理整整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为了一条街道的环境治理,投入100多人专事监督、处罚和清扫,坚持了近30年,才取得了成效。近30年是什么概念,两次抗日战争打完了,两次解放战争也打完了。可见,要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有下硬功夫、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因此,杭州撤掉道路两旁的垃圾桶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加强监管,对乱扔垃圾者从严从重处罚。
文/胡建兵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