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孩子成少数非班干,家长还须理智看待

来源:红网 作者:张文曦 编辑:张瑜 2019-09-06 21:28:08
时刻新闻
—分享—

开学季,家长充满了焦虑。刚成为小学生的圆圆不但座位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角落,班上25个学生23个班干部,圆圆还成为没入选的之二。圆圆妈妈说:“我和她爸都是985毕业,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很崩溃。”通过与老师沟通,圆圆也成了班干部,圆圆妈妈心里才轻松了,“比自己升职加薪还开心。”(9月6日《扬子晚报》)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今父母脑中的弦也越绷越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渐渐变成了一种当代教育宗旨。其实,这句话投射到现实中,要更加残酷:“起跑线上的孩子,方方面面都不能输。”因此,当高校毕业生的孩子圆圆成为了班里没入选班干部的两人之一时,其父母的焦虑与质疑便瞬间达到顶峰。他们一定无法忍受:一个“起跑线”靠前的孩子,怎么会在这场竞争中垫底了?

其实,圆圆父母对此事的态度与解决方式既不恰当,也无必要。首先,“是否成为班干部”这件事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差的标准。孩子没有成为班干部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也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当班干部。家长这样过度在意与干预,不但会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即“当上班干部比没当班干部更好”。在这种认识中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形成狭隘的价值观。

此外,圆圆父母在知道这件事后,第一反应绝不应该是“崩溃”。这说明,仅凭班干部当选结果,父母就首先在自己心中否定了孩子,并试图凭自己的力量改变结果。这表现出他们对孩子认知途径的单一。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应该首先想到与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因,了解孩子对此事的想法。若孩子表现出沮丧与失落,父母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而不是去慌忙改变结果,明确展示给孩子“当上班干部更好”的信息。

在当今社会,其实大部分家长都与圆圆的父母一样,处在对孩子成长的持续不断的焦虑中。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几乎每一位家长都竭尽全力把孩子往前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中,一位单亲妈妈与女儿的故事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剧里的母亲无私又自私,她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面临高考的女儿身上,却从未考虑过女儿承担这些压力的感受。最终,她教出了一个成绩优异却压抑悲伤的女儿。影视剧里的极端化描写折射出了普遍现实,父母日益增长的焦虑往往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这或许会让孩子更优秀一点、离成功更近一点,但跳过孩子的意愿,直接用自己的焦虑替换孩子的感受,到底是否值得?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懂得关注孩子的感受。无论社会竞争有多么激烈,让自己的焦虑左右孩子的道路绝不可取。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得与失,将与孩子充分沟通放在首要地位。而不是局限于自己内心的条条框框,最终将自己与孩子都锁入焦虑的囚笼。

文/张文曦

来源:红网

作者:张文曦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06/59532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