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术课题不妨直面社会质疑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东飞 编辑:田德政 2020-01-02 15:58:35
时刻新闻
—分享—

福建中医药大学官网2019年12月27日发布消息透露:近日,该校副校长陶静主持的“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80万元,实现该校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零”的突破。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定热度的争论,人们关注的焦点倒不是学校方面强调的“零的突破”,而是学术课题的内容和标题。在新闻的评论区,有网友很坦率地表达了他们的疑惑——“太极拳能防治2型糖尿病?”此前,有论文声称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惊艳的脑回路让网友直呼奇葩。这一次,网友们其实也是在怀疑,所谓“太极拳防治糖尿病”是不是又一个“控制菌群反腐败”式的奇葩课题?

学术课题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所以行业之外的普通人未必能够洞悉其中的八八九九。但是,这不影响我们从常识的层面对学术课题进行一些粗浅层次的判断。首先,从语义上看,相关课题说的是“康复效果”,而不是“直接防治”。显然,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果说我们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太极拳能治疗糖尿病”,那么说“太极拳有助于糖尿病康复”,这个结论大致是不令人意外的。毕竟,健身运动助力慢性病康复也是一种常识。

如此说来,“太极拳助力糖尿病康复”与“肠道菌群防腐败”并不是同等意义上的命题。后者是明显的奇葩课题,而前者的科学性还是值得去探讨和验证一番的。这么讲,并不是要否认网友对于学术课题的质疑权利。恰恰相反,学术课题受到公共资金的资助,有义务接受来自公众的质疑。这些质疑的专业高或不高,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专业性高的质疑值得回应,专业性不高的质疑同样需要回应。

一切公共的事务,最好都能够接受公共眼光的打量。此前,这样的打量并不多见,因为专业的枯燥性与门槛限制了公众的参与兴趣。如此一来,学术课题就容易运行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之内,社会监督的弱化对提高公共资金运行效率和学术研究质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现在,网友和公众有兴趣参与进来,这其实正是象牙塔之内的学术研究变得更接地气的契机。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层,相关大学既不需要因为被质疑而恼火,也不需要因为公众专业素养有限而“嫌弃”。他们应当马上做的事情,恰恰是要正面地、科学地、细致地来做好这个课题的“科普”工作。解释清楚了,一方面公众的疑虑也就消散了,另一方面公众的监督也有可能变得更为深入。比方说,类似的课题是否具备独创性,880万的资助费用是否物有所值?在学术共同体之外,公众的监督并不多余。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东飞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1/02/64983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