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杭州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次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自杭州市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后,市卫健委第一时间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2月2日 澎湃新闻网)
据杭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应旭旻表示,该委已启动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门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开设了热线电话,并积极开展现场和在线心理干预工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还可能诱发公众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发应,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
此次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而春节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本应阖家团聚、欢聚一堂的佳节,却爆发了这场“不合时宜”的重大疫情,让多少家庭无法在春节期间欢聚一堂,今年春节也不能像往年春节一样,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人们都在家里“自我隔离”,“年味”自然成了奢侈品,很多人还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而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自我隔离”的公众通过刷朋友圈、刷新闻来了解疫情,但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会传染,社交平台就成了这种焦虑不安情绪的最好载体。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甚至还有一些刷屏的“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这些消息更加增加了公众的不安与焦虑,反过来,人们又将这种焦虑与不安情绪反馈到社交平台,通过自媒体、社交平台引发“共鸣”,从而让焦虑与不安情绪像滚雪球一样,像病毒传播一样,出现叠加、“交叉感染”的现象。而焦虑、恐慌,还可能致人抑郁,极端者还有人因此自暴自弃,甚至自残。
在这种情况下,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要打好防疫阻击战,不仅要和病毒抗争,要驱除人体内的病毒,还要重视人的心理健康,要避免疫情引发恐慌情绪,甚至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从而由此衍生“次生灾害”。
要消除公众的焦虑、恐慌情绪,尤其是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不能让疫情之下的人们心理成了疫情防控的盲区。引导公众消除恐慌,正确应对,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让人们能够沉着应对疫情,需要各地对此能够重视起来,并采取更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这样才有利于打好这场防疫阻击战,避免“次生灾害”的影响。当然,关键还需要打好“正面战场”的战斗,遏制疫情的蔓延,让疫情不再肆虐下去,从而才能给公众吃下“定心丸”,让公众能够拥有对疫情“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勇气。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