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劳动教育成必修课,不能坐而论“劳”了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2020-03-27 20:29: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央要求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其中“必修”二字,强调了劳动教育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将开设好劳动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来抓。

当前,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一段时间以来,学校与家庭忽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关。尽管大家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劳动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思维惯性,可能会影响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效果。因而笔者担心学校在开设劳动课的过程中,会出现搞形式主义、做花样文章或者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坐而论劳、纸上谈兵的情况。这些都背离了中央要求开设劳动课的初衷。

劳动课要开出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纸上谈兵,而是必须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加劳动。让学生参加劳动时,既要问耕耘又要问收获。

既问耕耘又问收获,就是要充分保证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中央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高等学校可安排劳动月。中央要求的各教育阶段劳动课学时,各学校必须像抓文化主课一样予以落实。这个劳动课时只能多不能少,不能打折扣,不能被冲抵,不能用课堂劳动知识与技能传授来替代劳动课。同时,学校还要给学生留足劳动课的课外作业,使劳动教育衔接课堂内外,贯穿学生生活学习始终。

既问耕耘又问收获,就是要让学生有老老实实劳动的过程。劳动课重在劳动实践。劳动课不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课堂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那是思想品德课,不是劳动课。所以劳动课必须把课桌搬到劳动的场所,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加劳动,从中受到教育。劳动的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社会服务则社会服务。学生参加某项劳动要尽可能贯穿该劳动的始终,态度要端正,程序要到位,结果有保证。不能不负责任马虎应付,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能偷工减料偷奸耍滑,不能蜻蜓点水做花样文章。劳动就要有劳动的态度、劳动的样子、劳动的结果。不能一大帮人扯着横幅到劳动场所做做样子就算劳动。要杜绝为劳动而劳动之类的作秀式劳动。

既问耕耘又问收获,就是要尽可能保证学生劳动的强度。学生要在劳动中受到教育,必须维持一定的劳动强度。真正的劳动是要出力出汗的。不费吹灰之力的劳动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劳动课当然要让学生在体验劳动的乐趣中热爱劳动。但劳动的美和乐趣来源于“自由自在的劳动”。“自由自在的劳动”是劳动的最高境界,估计让学生体验难度较大。相比体验劳动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更重要。只有学生多多体验到劳动的不易,才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所以,在选择劳动内容和方式时,应该让劳动有一定的强度,让学生付出较多体力,甚至流泪流汗,甚至肌肉酸疼。要让学生在枯燥单调辛苦的体力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身体得到锻炼、心灵受到教育。

既问耕耘又问收获,就是学生在劳动中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耕耘是收获的前提,收获是耕耘的结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可能会让学生只关注劳动的过程而忽视劳动效率和不愿意去追求美好的结果。只问结果不问耕耘,可能会让学生为追求结果而忽略劳动过程的正当性。学生在劳动中,不论是从事生产性劳动,还是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必须有收获。这种收获要么有物质产出,要么有技能习得,要么有精神收获,要么有社会效益等等。如果只有劳动形式而无劳动结果,则这样的劳动课形同虚设,达不到开课效果。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27/69588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