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忘“疼痛感”也是应对疫情的一剂良方

来源:红网 作者:郭浩 编辑:张瑜 2020-04-01 22:26:28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程度已经超出预期,专家普遍认为,这是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深远的公共卫生危机。如何使人们的应对举措跟得上每次疫情的变化,不忘“疼痛感”或许是一剂良方。

不忘“疼痛感”,才能牢记历史教训。回望近百年时间里发生的多次公共卫生危机,每次危机给人类社会都带来过不小的伤害。比如,西班牙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五亿人感染,两千五百万到四千万人死亡;亚洲流感造成至少百万人死亡;香港流感造成近75万人死亡;横扫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高达50%-90%……然而往往疼痛一阵子之后,当生活再次回归平常,人们就忘记了那些疫情带来的伤害和对疫情的恐惧,所以每次的应对自然也总是落后于疫情的冲击。不忘“疼痛感”,就是要记住那些悲痛的历史教训,这种“疼痛感”才能帮助人们在历史长河中行稳致远。

不忘“疼痛感”,才能延长机会之窗。近日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教授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当年埃博拉疫情刚结束后,应该算是一个“机会之窗”,那时候如果能及时采取措施,亡羊补牢,修复制度、体系的漏洞等,或许会有一定效果,但“机会之窗”是很短暂的,一旦过了,再推动一些事情就不容易了。而“机会之窗”的长短与“疼痛感”的强弱是正相关的。人似乎有个共性,正处于灾难或挫折之中时,“疼痛感”是最强的,基于这种“疼痛感”,人们会思考很多、会格外警醒,当然也会计划很多,比如怎么样填补漏洞、怎么完善制度,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但是当灾难过去,时间会慢慢冲淡这种“疼痛感”,而那些思考、那些警醒、那些计划似乎也都会被逐渐忽视。“疼痛感”,会帮助我们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疫情应对,行动上只争朝夕。“疼痛感”保持得越长,争取的窗口期也会越长。

保持“疼痛感”,才能真正务实行动。2014年埃博拉疫情之后,国际社会形成了很多反思的报告,也成立了应急基金,建立了国际应急反应队伍等。但这次新冠疫情暴发,整个国际社会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原因在于,“狼来了”喊得太多,真正务实的举措却太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很多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其实都预言了大型传染病的暴发。不忘“疼痛感”,世界各国才能真正搁置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公共卫生领域真正携手前行,人们也才会自发主动地为应对疫情而做准备。

没有哪道坎是不可逾越的,新冠疫情最终也将被战胜。然而重要的是,恐慌、悲痛不能每次都只存在于疫情之中,疫情之后更应该铭记“疼痛感”。有了“疼痛感”这味良方,抗疫才能未雨绸缪,才能多些踏实从容。

来源:红网

作者:郭浩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4/01/69684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