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童携妹跳楼证“复活”,死亡教育不能再缺席了

来源:红网 作者:杨逸辰 编辑:张瑜 2020-05-14 22:48:00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8日,河北邯郸。4次病危通知后的11岁男孩申男(化名),脱离危险期在家疗养。此前申男和妹妹从14米楼顶跳下致身体重度损伤,申男称此举为验证电游“复活”情节。(5月12日 澎湃新闻)

有人说,这是游戏给害的。不可否认,游戏中的一些内容,容易对孩子形成误导。但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已经对网络游戏做出了不少规定,比如游戏中的“鲜血”不能是红色要改成绿色,比如要求王者荣耀等手游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限制每天玩的时间点和时长等。但因玩电游而频出问题的未成年人依旧不断出现,难不成这次我们又要要求各种游戏整改,起到传递正确的“死亡观念”的作用?

男童的荒唐举动,说到底,是对“死亡”缺乏认知。总有人说,我国一直缺乏三种教育:性教育,爱的教育,死亡教育。这三种概念分别对应人生的三个支点:身体完整、灵魂丰沛、生命价值。如今,做好性教育和爱的教育的民众呼声越来越高,但发展死亡教育的呼声却音量不足。现在看来,死亡教育也应该列入儿童教育的清单上。

“死亡是件不吉利的事情”,是我国大多数人心中对死亡的态度,连和“死”谐音的数字“4”都被中国人所不喜,日常生活中,人们买房不买楼层4,手机尾号、汽车牌照不能是4。无论是父母还是社会,都有意无意地避讳“死”字。自然而然,在教育上,家庭和学校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一话题。而这,往往可能就为悲剧埋下了祸根。

在国外,死亡教育从幼儿园起开始普遍实施,学校不仅单独开始死亡教育课程,还会将教学渗透到生物课、科学课等各学科里,学校还会和养老院、临终关怀机构合作,带孩子们去给临终者送上祝福。再则,对待死亡,态度可以更积极。无论是最近流行的“黑人抬棺”,还是之前大热的亡灵电影《寻梦环游记》,我们都能从其欢乐轻松的氛围里,看到其他国家对死亡的乐观态度。这不是不尊重逝者,反而能教会孩子尊重生命、珍惜当下、正视死亡。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死亡教育不该再缺席了,我们能从别国学习、借鉴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我们都必须要转变观念、加速行动。

来源:红网

作者:杨逸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14/72364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