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5月26日 澎湃新闻)
许洪玲的这个建议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为数不少的熊孩子,这些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站着一对熊家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之大多数初为家长的年轻人对如何教育孩子并不在行,迫切需要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指导。可以说,开展家长教育,让家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意义重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都知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无数事实证明,懂教育的父母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不懂教育的父母肯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来。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定期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形式给适龄儿童家长授课,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确实很有必要。
但是,开展家长教育可以,“持证上岗”就免了吧。
因为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正确的方法技巧,与有没有“上岗证”无关。要获得“上岗证”,势必要参加有关培训课程的考试,只有考试过关的人才有可能拿到“上岗证”。在应试能力这方面,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肯定比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更具优势。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考试领“上岗证”对低学历家长来说显失公平,再说考试考得好,不代表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网友“天堂海”揶揄:“农民都不能当父母呗,可是农村孩子素质就低吗?”网友“Hoa”吐槽:“不知道有证能干吗,没证你妈就不是你妈了么?”网友“QJ.Mao”也说:“没有证就不能当父母了?浪费社会资源,想当然了。”网友的话虽糙了点,但理一点不糙。
要求家长“持证上岗”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也不具有可行性,至于将“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就更多此一举了。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